
[shamelessly] 同“沒臉沒皮”
還眯嘻眯嘻笑,别那麼沒皮沒臉的
謂不顧羞恥。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敢在專家面前拿出自己的一知半解的人不是皇帝,便是比皇帝也許更胡塗的傻蛋。 冠先生 不傻。他是沒皮沒臉。”
“沒皮沒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典型場景:
語言風格: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學出處,可參考老舍作品或相關漢語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
《沒皮沒臉》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無恥、不要臉的行為或态度。它通常用來描述做出厚顔無恥事情的人,是對其行為的強烈批評。
《沒皮沒臉》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月”和“目”,它的總筆畫為17畫。其中,“月”的部首是83號部首,表示國字旁;“目”的部首是109號部首,表示目字旁。
《沒皮沒臉》這個詞源于中國的口語表達,形容一個人做出無恥的行為,不顧他人的感受,沒有道德底線。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用來批評那些沒有羞恥心的人。
《沒皮沒臉》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沒皮沒臉」。
古時候,《沒皮沒臉》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它的意思基本相同。根據文獻記載,在古代常用的寫法中,也有類似的詞彙,表達着相似的含義。
以下是一些使用《沒皮沒臉》這個詞的例句:
1. 他明明是偷了錢包,還全然無恥地說自己是被冤枉的,真是沒皮沒臉。
2. 那個領導明知道錯誤卻置之不理,真是沒皮沒臉。
3. 他一再欺騙朋友,看似笑臉相迎,内心卻毫無底線,真是沒皮沒臉。
與《沒皮沒臉》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1. 沒皮:形容人厚顔無恥,不要臉。
2. 沒臉:形容人無恥,不顧他人的感受。
3. 無恥:形容人沒有道義和羞恥心。
《沒皮沒臉》的近義詞包括:
1. 不要臉:形容人沒有廉恥,做出羞恥的行為。
2. 無恥:形容人沒有道義和羞恥心。
《沒皮沒臉》的反義詞可以是:
1. 有面子:形容人有尊嚴,注重面子。
2. 害羞:形容人在鏡頭下很害羞,不敢面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