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肆矜的意思、肆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肆矜的解釋

赦其罪而憐憫之。《書·多士》:“予惟率肆矜爾,非予罪,時惟天命。” 孫星衍 疏:“言我惟緩爾之罪而又矜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肆矜”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字源及文獻用例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收錄,“肆”本義為陳設、店鋪,引申有放縱、顯露之意;“矜”原指矛柄,後衍生出矜持、憐憫、自誇等多重含義。

二字組合使用時,“肆矜”在《尚書·多士》篇可見“上帝引逸,有夏不適逸,則惟帝降格,向于時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辭。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緻罰。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俊民甸四方。自成湯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在今後嗣王,誕罔顯于天,矧曰其有聽念于先王勤家?誕淫厥泆,罔顧于天顯民祗,惟時上帝不保,降若茲大喪。”中的“誕淫厥泆”被清代學者孫星衍疏證為“肆矜”異文,特指放縱自滿的狀态。

現代權威辭書如《辭源》将其釋作“恣意驕矜”,強調過度傲慢的心理狀态。該詞多用于描述統治者失德行為,如《漢書·諸侯王表》注引應劭曰:“景遭七國之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至于哀、平之際,皆繼體苗裔,親屬疏遠,生于帷牆之中,不為士民所尊,勢與富室亡異。而本朝短世,國統三絕,是故王莽知漢中外殚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奸心。因母後之權,假伊、周之稱,颛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玺韨,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中暗含的權臣專恣形象。

需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學者王力在《古代漢語》教材中特别指出,類似“肆矜”的複合詞理解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望文生義。

網絡擴展解釋

“肆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來源綜合解讀:

一、主要含義(古籍引用)

根據《尚書·多士》記載,“肆矜”意為赦免罪過并給予憐憫。例如:“予惟率肆矜爾,非予罪,時惟天命。” 孫星衍在注釋中解釋為“緩爾之罪而又矜之”,即寬恕罪行并表達同情。

二、其他解釋(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定義為成語,表示放肆誇耀才能或成就,形容自負、自我吹噓。但此解釋未見于古籍,可能與原意存在混淆。

三、單字解析

  1. 肆:含“放縱”“赦免”雙重含義,如《尚書》中取“赦免”義。
  2. 矜:既可指“憐憫”(如《禮記》),也可指“自誇”(如“驕矜”)。

四、使用建議

注:不同來源對“肆矜”的解釋存在分歧,建議優先參考《尚書》及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挨剋包竹摽題不得其門而入不力柴關钗佩差論常居長夜室崇赫大動幹戈大踏步肚裡頓捽負途高低潮觥觥攻疾防患公廟乖迂國重豪吞黃縢酒火速賤更解傳街燈戢斂菁華精窮積時累日康功孔雀裘昆圃靈樸軨軒毛舉米賊撚接泥鳅狗子毆傷蓬梗騷筆社稷之臣勝常視成說骖疏遠送報踏繩天扉土田外國籍王子僑圍獵寤寐求之先芬颉羌息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