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赦其罪而憐憫之。《書·多士》:“予惟率肆矜爾,非予罪,時惟天命。” 孫星衍 疏:“言我惟緩爾之罪而又矜之。”
“肆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來源綜合解讀:
根據《尚書·多士》記載,“肆矜”意為赦免罪過并給予憐憫。例如:“予惟率肆矜爾,非予罪,時惟天命。” 孫星衍在注釋中解釋為“緩爾之罪而又矜之”,即寬恕罪行并表達同情。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定義為成語,表示放肆誇耀才能或成就,形容自負、自我吹噓。但此解釋未見于古籍,可能與原意存在混淆。
肆矜(sì jīn)是一個漢字,包含兩個部首:肀(yù)和矢(shǐ),共計13畫。它的簡化字形為媻。肆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
在繁體字中,肆矜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體。用于寫肆矜的古漢字變體有“肆鐕”、“肆嬋”等,但這些寫法已經不再使用。
肆矜這個詞在古代常被用來形容人的表現或态度過于自負狂妄,自以為了不起。近義詞包括自負、自傲、驕矜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謙遜、謙恭等。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後,肆矜地向大家炫耀。
2. 肆矜自大的人往往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同。
3. 在新的職位上,他沒有因為成功而肆矜起來,還是一如既往地謙和和藹。
一些以肆矜為詞根的組詞有肆意、肆虐、矜持等。
總結來說,肆矜指的是一種過度自負、狂妄的态度或表現。它的寫法源自古代漢字,并在現代漢字中保留着其原有的意義與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