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寶陀岩的意思、寶陀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寶陀岩的解釋

即 補陀落迦山 。佛書說是 觀音菩薩 的住處。 宋 重顯 《春日懷古》詩之四:“門外春将半,幽禽語共新。 寶陀巖 上客,應笑未歸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寶陀岩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宗教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其釋義可從詞源、佛教文化及地理實體三個角度闡釋:


一、詞源釋義


二、佛教文化内涵

  1. 觀音道場象征

    源自佛典《華嚴經》載觀音居"補怛洛迦山"(梵文Potalaka),漢譯作"寶陀"。《大唐西域記》卷十亦載"布呾洛迦山……觀音菩薩往來遊舍",印證其聖地屬性。

  2. 宗教藝術載體

    中國佛教石窟(如杭州飛來峰)常見"寶陀岩"浮雕,刻畫觀音于岩窟中禅修的場景,體現"山岩即道場"的宗教意象。


三、地理實體關聯


四、文學與語言應用


結論:"寶陀岩"一詞融合梵漢語言、佛教信仰與自然地理,既指代觀音道場普陀山,亦延伸為神聖山岩的文化符號,在宗教、文學、藝術中承載東方精神空間的獨特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

“寶陀岩”是佛教文化中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含義
    寶陀岩(拼音:bǎo tuó yán)即補陀落迦山(梵語Potalaka的音譯),是佛經中記載的觀音菩薩修行和顯聖的聖地。這一名稱多見于佛教典籍和詩詞,例如宋代僧人重顯的詩句:“寶陀岩上客,應笑未歸人”。

  2. 文化背景
    補陀落迦山在中國佛教中被對應為浙江舟山的普陀山,自唐代起成為觀音信仰的中心道場。因此,“寶陀岩”也常代指普陀山,象征觀音菩薩的慈悲教化。

  3. 詞語結構

    • 寶:象征佛法珍貴,亦有敬稱之意;
    • 陀:源于梵語音譯,表山嶽或修行地;
    • 岩:指山岩,呼應觀音道場的自然景觀。

寶陀岩既是佛教經典中的聖地,也是中國普陀山的别稱,承載觀音信仰的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佛教典籍或普陀山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而不傷八大八小别財異居碧漾伯甸車釭除命度程芳氣飛浪分羹汾晉瓜戚豪嘈橫論花箋畫卵雕薪皇乾疆境焦爐勦殺家弱驚皇失措徑急警健進火謹選舊石器時代劇吐阃才髺發邋邋缧缧臨危不顧留尾巴茂猷明志陌上桑間鳥窮女圖辟官侵叛三花樹搔憂沈榆折旋是今食饋市庸戍衛溲話庭谒威儀帷帳五聖五心六意烏員消遙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