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服的意思、下服的詳細解釋
下服的解釋
古代施于身體下部的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鄭玄 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賈公彥 疏:“宮刖施於 * ,故為下服。”
謂減等服刑。《書·呂刑》:“上刑適輕,下服。” 孔 傳:“重刑有可以虧減,則之輕服下罪。”
詞語分解
- 下的解釋 下 à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等級低的:下級。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裡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方面,方位:兩
- 服的解釋 服 ú 衣裳:服裝。制服。 穿衣裳:服喪。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藥)。 作,擔任:服務。服刑。服兵役。 順從: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辯(舊指認罪書)。服膺(牢記在胸中,衷心信服)。
網絡擴展解釋
“下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古代刑罰類型(身體下部刑罰)
指施于身體下部的刑罰,特指宮刑(破壞生殖器官)和刖刑(斷足)。
- 出處:《周禮·秋官·小司寇》記載“施上服下服之刑”,鄭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 特點:因針對人體下半部分執行,故稱“下服”。例如《呂刑》中提到“下服”與“上刑”對應,體現刑罰的輕重區分。
二、減等服刑(刑罰減輕)
指對重刑犯酌情減輕處罰等級。
- 出處:《尚書·呂刑》載“上刑適輕,下服”,孔傳解釋為“重刑可減則服輕罪”。
- 應用:古代司法中根據案情特殊性,将本應判重刑的罪犯降級處罰,如死刑改為流放。
其他說明
- 現代引申:部分詞典(如)提到“被迫屈服”的引申義,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見直接依據,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
- 示例:引用了《周禮》和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案例,如“聽民之所刺宥”體現刑罰靈活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尚書》原文及漢代鄭玄、唐代賈公彥的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服的意思
下服是指衣服的下半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下服的字拆分為「下」和「服」。
「下」是指「地位低于」的意思,部首為「一」,總筆畫數為3。
「服」是指「衣服」,部首為「月」,總筆畫數為8。
來源
下服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下」表示在位置上處于低下的狀态,「服」表示衣服。
繁體
「下服」的繁體字為「下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區别,「下服」的古時寫法為「下襆」,其中「襆」是表示衣服的字。
例句
1. 他下身穿着一條黑色的下服。
2. 她要我拿給她一件幹淨的下服。
組詞
下裝、下褲、下裙、下衣、下裳。
近義詞
褲子、裙子、衣物、服飾。
反義詞
上裝、上衣、上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