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謀的意思、幹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謀的解釋

幹略。 清 王韬 《變法自強下》:“洞明時變,大有幹謀者,仍未見其人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幹謀(gàn móu)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該詞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幹謀指謀求、求取計策或參與謀劃 的行為。其中:

綜合而言,“幹謀”強調通過主動行動獲取策略或介入決策過程。


二、典籍用例

《後漢書·窦融傳》載:“融辄與五郡太守共厲兵馬,幹謀方略”,此處指窦融聯合五郡太守商讨軍事策略,體現“幹謀”的實踐性特征。


三、字源與演變

“幹”在甲骨文中象盾牌形,引申為“捍衛”“追求”;“謀”從言某聲,本義為咨詢對策。二字組合後,詞義聚焦于主動尋求或參與重大決策,常見于漢代至魏晉文獻,後世逐漸被“謀劃”“籌謀”等替代。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屬生僻詞彙,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成語(如“幹謀深遠”)。日常表達建議使用“謀劃”“籌劃”等替代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卷,第753頁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第2版,第412頁
  3. 《辭源》(修訂本)第三冊,第2456頁

網絡擴展解釋

“幹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來源中存在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2.成語含義

3.用法與示例

4.字義拆解

該詞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在曆史文獻中多指“才能謀略”,而現代部分詞典可能強調其貶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或文獻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班生廬伯奇醋母草寸長尺技答策待年婦盜私打鐵大喜過望電路圖訂報地政堕淚碑方屏鳳山負關府上剛斷歸勳過君表故山淮南王劃然華月火齊靜士禁區金針度人幾務陖翟良丁憐恤淩煙樓沒頭腦末冬漂淪缥煙洽衿潛德縴路騎從仁獸三尺水三韻私威碎雜睃拉宿恙速憂讨賞庭除抟心揖志讬蒙瓦罍祥雲銜知消卻颉滑吸門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