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服的意思、下服的详细解释
下服的解释
古代施于身体下部的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郑玄 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宫刖也。” 贾公彦 疏:“宫刖施於 * ,故为下服。”
谓减等服刑。《书·吕刑》:“上刑适轻,下服。” 孔 传:“重刑有可以亏减,则之轻服下罪。”
词语分解
- 下的解释 下 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
- 服的解释 服 ú 衣裳:服装。制服。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顺从: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网络扩展解释
“下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一、古代刑罚类型(身体下部刑罚)
指施于身体下部的刑罚,特指宫刑(破坏生殖器官)和刖刑(断足)。
- 出处:《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施上服下服之刑”,郑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宫刖也。”
- 特点:因针对人体下半部分执行,故称“下服”。例如《吕刑》中提到“下服”与“上刑”对应,体现刑罚的轻重区分。
二、减等服刑(刑罚减轻)
指对重刑犯酌情减轻处罚等级。
- 出处:《尚书·吕刑》载“上刑适轻,下服”,孔传解释为“重刑可减则服轻罪”。
- 应用:古代司法中根据案情特殊性,将本应判重刑的罪犯降级处罚,如死刑改为流放。
其他说明
- 现代引申:部分词典(如)提到“被迫屈服”的引申义,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未见直接依据,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扩展。
- 示例:引用了《周礼》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如“听民之所刺宥”体现刑罚灵活性。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尚书》原文及汉代郑玄、唐代贾公彦的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下服的意思
下服是指衣服的下半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下服的字拆分为「下」和「服」。
「下」是指「地位低于」的意思,部首为「一」,总笔画数为3。
「服」是指「衣服」,部首为「月」,总笔画数为8。
来源
下服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下」表示在位置上处于低下的状态,「服」表示衣服。
繁体
「下服」的繁体字为「下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区别,「下服」的古时写法为「下襆」,其中「襆」是表示衣服的字。
例句
1. 他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下服。
2. 她要我拿给她一件干净的下服。
组词
下装、下裤、下裙、下衣、下裳。
近义词
裤子、裙子、衣物、服饰。
反义词
上装、上衣、上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