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土的意思、風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土的解釋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指風俗習慣與地理環境等

詳細解釋

(1).本指一方的氣候和土地。《國語·周語上》:“是日也,瞽帥、音官以(省)風土。廩于籍東南,鐘而藏之,而時布之于農。” 韋昭 注:“風土,以音律省風土,風氣和則土氣養也。” 宋 梅堯臣 《九月見梅花》詩:“ 江 南風土暖,九月見梅花。” 元 王祯 《農書》卷八:“蓋風土所宜,其實大而味甘,非他種可比。”

(2).泛指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後漢書·張堪傳》:“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後守令能否。” 唐 劉長卿 《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詩:“南方風土勞君問, 賈誼 長沙 豈不知。” 金 元好問 《商正叔<隴山行役圖>》詩之一:“ 隴坂 經行十過春,也隨風土變真淳。”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餘宦遊所至,其風土大畧相同。”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八:“從此漸漸的不見東方的陸地了,再到海的盡頭,再見陸地時,人情風土都不同了,為之怅然。”

(3).被風吹起的塵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麴并酒等》:“﹝全餅麴﹞可三日曬,然後細剉,布帊,盛高屋廚上,曬經一日,莫使風土穢污。” 唐 李商隱 有《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風土”是一個綜合概念,指特定地區的自然條件與人文習俗的總稱,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自然環境
    包括氣候、土壤、地形、物産等地理要素。例如江南地區因氣候溫暖,九月可見梅花(),而不同地區的土壤特性會影響農作物生長()。

  2. 人文習俗
    涵蓋地方特有的風俗、語言、生活習慣等。如《後漢書》記載,帝王常詢問各郡“風土”以了解當地治理情況()。

二、詞源與演變

三、應用示例

四、相關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曆史文獻,可參考《國語》《後漢書》等典籍,或查閱地方志類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風土

風土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風和土。風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氣流,具有吹拂和吹動的意義。土指的是地面的表層,代表着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風由「風」字旁和右邊的「幾」字組成,「風」字旁為飛動的意思。「幾」字是由「吉」字和「一」字組成,表示吹拂的意思。

土由左邊的「士」字旁和右邊的「土」字組成,「士」字旁代表土地,「土」字為土地的具體表達。

風漢字部首為風字旁,總計5畫;土漢字部首為土字旁,總計3畫。

來源和繁體

《風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風車》一首詩中,意指各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特點。

在繁體字中,「風」字和「土」字分别保留了簡體字的形狀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風」的上部是由「戶」和「氣」兩個字組成,代表吹拂之氣;「土」的形狀比較簡單,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這個地方的風土使得農作物生長茂盛。

2. 他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組詞

風土人情、風土民俗、風土特産、風土人物

近義詞

地方

反義詞

異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