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項沒齒的意思、槁項沒齒的詳細解釋
槁項沒齒的解釋
頸枯齒落。年老貌。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重锲洨濱遺書序》:“是時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項沒齒,冀得當於一試。”
詞語分解
- 槁項的解釋 亦作“槀項”。羸瘦貌。 明 高啟 《<婁江吟稿>序》:“有肯槁項老死於布褐藜藿者哉?” 清 錢謙益 《甲子秋北上渡淮寄裡中遊好》詩之四:“入國下車三歎息,有人槁項在菰蘆。” 章炳麟 《訄書·學隱》
- 沒齒的解釋 一輩子;終身沒齒無怨言。;;《論語;憲問》詳細解釋.終身。《論語·憲問》:“奪 伯氏 駢邑 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漢書·蕭望之傳》:“下走将歸 延陵 之臯,修農圃之疇,畜雞種黍,竢見二子,
網絡擴展解釋
“槁項沒齒”是一個形容人年老體态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析:
“槁項”指幹枯的脖子(“槁”意為枯槁,“項”指頸後部);“沒齒”即牙齒脫落。合起來形容人年老時頸項瘦削、牙齒掉落的樣貌。
二、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來源:
出自清代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濱遺書序》:“豪儁之士,槁項沒齒,冀得當于一試。”。
- 語法功能:
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描述老年人,屬中性詞,結構為聯合式成語。
三、延伸說明
- 語境示例:
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強調因年邁而形貌衰頹的狀态,如“他雖槁項沒齒,仍心懷壯志”。
- 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提到“精神矍铄”的釋義,但此說法與主流解釋相悖,建議以權威來源的“年老貌”為準。
四、相關成語
- 近義表達:
“鶴發雞皮”“老态龍鐘”均側重外貌衰老,但“槁項沒齒”更具體化到頸、齒的形态。
該成語通過身體特征刻畫衰老,常見于古典文獻,使用時需注意其客觀描述性,避免與精神狀态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槁項沒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年老體衰,精神不振,能力衰退。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槁項沒齒這個詞由木(部首)和口 (筆畫)構成。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太史公自序》。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槁項沒齒。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康熙字典》記載的寫法為槁項枚齒。這個成語可以用在以下例句中:他雖然年紀大了,但精神頭還很好,完全不像槁項沒齒的人。槁項沒齒可以與衰頹、力不從心等詞語搭配使用。它的反義詞是精神煥發,意思是精神飽滿,充滿活力。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