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ife]∶妻子的代稱
歸遺細君,又何仁也。——《漢書·東方朔傳》
(2) [concubine]∶妾
我家老爺…另娶兩位細君。——清· 李漁《奈何天》
(1).古稱諸侯之妻。後為妻的通稱。《漢書·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顔師古 注:“細君, 朔 妻之名。一説:細,小也。 朔 輒自比於諸侯,謂其妻曰小君。” 唐 韓愈 《嶽陽樓别窦司直》詩:“細君知蠶織,稚子已能餉。” 明 無名氏 《四賢記·入宅》:“瞥見細君無恙消愁悶,故園仍舊,松菊依然未全貧。” 清 孫枝蔚 《送吉公西歸》詩之二:“細君笑坐明燈裡,節近元宵客抵家。” 駱鵬 《寄懷師農》詩:“閒與細君商食政,為留玉糝待 東坡 。”
(2).特指妾。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釋小補楚語笄内則總角義》:“小妻曰妾……曰細君。” 清 李漁 《奈何天·妒遣》:“隻因我家老爺,是個風流才子,娶着一位夫人,十分丑陋,心上氣憤不過,隻得另娶兩位細君。” 清 周亮工 《竹枝詞為胡彥遠納姬賦》之二:“喃喃細説細君賢,一意溫存百意憐。”
“細君”一詞在古代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
妻子的代稱(舊稱)
這是“細君”最核心和常用的含義,是古人對妻子的一種尊稱或謙稱。其來源與古代諸侯的配偶稱謂有關(見下條),後逐漸演變為對一般士大夫乃至平民妻子的稱呼。例如在古籍中常可見“歸告細君”(回家告訴妻子)、“細君設宴”等用法。此義項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尤為常見,用以指代妻子。來源依據:《漢語大詞典》收錄此義項,并引《漢書》等文獻為證。
古代諸侯之妻的稱謂
“細君”最初特指諸侯的嫡妻(正妻)。此稱謂源于古代禮制。《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 而“夫人”在諸侯國内也被尊稱為“小君”。東漢著名學者班固在《漢書·東方朔傳》中記載了東方朔的一個故事:漢武帝賜肉,主事官未到,東方朔擅自割肉歸家,武帝責問,東方朔自責說:“朔來!朔來!受賜不待诏,何無禮也!拔劍割肉,壹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顔師古在此處注解說:“細君,朔妻之名。一說:細,小也。朔辄自比于諸侯,謂其妻曰小君。” 顔師古的注解點明了“細君”與“小君”的關系,表明“細君”即“小君”,是諸侯妻子的稱謂。東方朔在此自比諸侯,故稱其妻為“細君”。此用法體現了嚴格的古代等級制度。來源依據:《禮記》相關記載及《漢書·東方朔傳》原文及顔師古注。
用作女子名
曆史上也有以“細君”為名的女性,最著名的是西漢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史稱“江都公主”或“烏孫公主”。漢武帝為聯合烏孫抗擊匈奴,将其遠嫁烏孫昆莫(國王)獵驕靡,是曆史上記載最早的和親公主之一。她所作的《悲愁歌》(或稱《黃鹄歌》)表達了遠嫁異域的哀思,流傳後世。來源依據:《史記》、《漢書》中關于劉細君和親烏孫的記載。
“細君”一詞的核心含義是古代對妻子的稱呼(舊稱),帶有一定的尊貴或謙遜色彩。其詞源可追溯至諸侯正妻的尊稱“小君”(細君)。曆史上著名的“烏孫公主”劉細君則使其成為一個具體的人名。在現代漢語中,“細君”作為妻子代稱的用法已極為罕見,主要出現在古籍、曆史研究或引用典故的語境中。
“細君”是古代漢語中對妻子的雅稱,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妻子的代稱
源自《漢書·東方朔傳》中“歸遺細君”的典故,指将皇帝賞賜的肉帶回家給妻子,體現東方朔對妻子的重視。後泛指正妻,如韓愈詩句“細君知蠶織”即用此意。
妾的别稱
部分文獻(如清代李漁《奈何天》)提到“細君”可指妾室,例如“另娶兩位細君”。但這一用法争議較大,多數情況下仍以“正妻”為主。
劉細君公主的典故
漢武帝時期,宗室女劉細君被封為公主,遠嫁烏孫國和親,成為漢朝與西域聯姻的代表人物。她創作的《悲愁歌》抒發了思鄉之情,被稱為“第一首邊塞詩”。這一曆史事件使“細君”一詞在文學中更具情感色彩。
現代漢語中,“細君”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妻或妾)。例如:“細君知蠶織”中的“細君”明确指妻子。
“細君”既可指正妻,亦可指妾室,但更常見于對妻子的雅稱。其文化内涵因劉細君公主的和親故事而進一步豐富。若需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漢書》或相關漢代文獻。
頒學保得住杯酒鄙表的不慧草屩長材茂學谄笑抄擿單誠丹筍道傍苦李道樾笃古遁迹潛形二方芳猷販客乖逆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鶴翔樁黃陸護持回言呼圖克圖家法僵石絜齊潔雅踦偶局踧科第空暇叩别厲高臨陳劉白毛烘烘瞀儒米廪旁戾妻宮汽油機趨炎趕熱桑中之喜生個子生荒升越深奸巨滑適分收續素志逃塾填帖先兒相籃嫌忌枭捷斜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