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猶言戆頭戆腦。形容魯莽,沒有涵養。 沙汀 《困獸記》三:“‘我沒有那麼心閑!’ 田疇 忤頭忤腦的回答。”
關于“忤頭忤腦”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現代作家沙汀的小說《困獸記》第三章,例句為:“‘我沒有那麼心閑!’田疇忤頭忤腦地回答。”
典型用于描述性格急躁、處事不夠圓融的人物形象,常見于口語化語境。
三、近義詞與延伸
提示:該詞屬于方言詞彙,使用時應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歧義。若需更多例句或方言背景,可參考相關文學著作或地方語言研究資料。
忤頭忤腦(wǔ tóu wǔ nǎo)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性格古怪,反複無常,常常與他人發生争執,經常頂撞别人或違拗别人的意願。這個成語由“忤”、“頭”、“腦”三個字組成。
下面是關于這個成語的拆分、來源、繁體字、古時候的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詳細解釋:
忤:忄(心)+ 午 (日);忤共有9畫。
頭:亻(人)+ 頭;頭共有6畫。
腦:月(肉旁)+ 灬(火)+ 夕(夕陽);腦共有11畫。
忤頭忤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郗超傳》中。意思是心思古怪,脾氣倔強,無法與人和睦相處。
忤頭忤腦
古時候寫忤的時候,與現在不同,使用的是繁體字“悞”。
古時候寫腦的時候,與現在不同,使用的是繁體字“腦”。
他忤頭忤腦的性格讓他與同事們常常發生争執。
忤逆、忤谏、忤反、忤抗。
犟頭犟腦、刁頭刁腦、頂撞、倔強。
和順、和氣、溫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