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舟的意思、輕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舟的解釋

[canoe] 狹長的,兩舷彎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輕質材料(如樹皮、獸皮、帆布、輕質木料、輕金屬)制成

一葉輕舟

詳細解釋

(1).輕快的小船。《國語·越語下》:“﹝ 範蠡 ﹞遂乘輕舟以浮於 五湖 ,莫知其所終極。” 唐 李白 《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許地山 《海角底孤星》:“輕舟載着一對新人在這神秘的綠陰底下經過。”

(2).指浮橋。 唐 李商隱 《奉同諸公題河中任中丞新創河亭四韻之作》:“左右名山窮達目,東西大道鎖輕舟。獨留巧思傳千古,長與 蒲津 作勝遊。” 馮浩 箋注:“《唐六典》:‘造舟為梁, 河 三, 洛 一。 蒲津 浮梁, 河 之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輕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輕便的小船,通常形容船體小巧、行駛輕快的船隻。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52頁。

二、文化内涵

  1. 輕盈迅捷的特性

    “輕舟”強調船隻的輕巧與速度,常見于描寫泛舟、漁獵等場景,如“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線上版鍊接(需訂閱訪問)。

  2. 詩意與意境象征

    在古典文學中,“輕舟”常寄托超脫世俗、自由閑適的情感,如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的意象延伸。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第314頁。

三、詞源演變

“輕舟”屬偏正結構,“輕”修飾“舟”,最早見于《楚辭·九章》:“乘舲船餘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後世逐漸固化為一詞。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73頁。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及語言學著作,引用來源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進一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輕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輕舟指輕快的小船,通常由輕質材料(如樹皮、獸皮、帆布、輕木或輕金屬)制成,船體狹長、首尾尖削,適合快速行駛。例如:

二、引申含義

  1. 象征輕盈與速度
    因船體輕便,“輕舟”常被用于形容快速行進的狀态,如李白的詩句即通過“輕舟”體現穿越三峽的迅捷。

  2. 特殊語境指代浮橋
    在唐代李商隱的詩中,“輕舟”曾代指浮橋,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

三、文化意象

“輕舟”在文學中常與自然景色、隱逸情懷結合,營造悠然或孤寂的意境,例如許地山《海角底孤星》中“輕舟載新人”的場景。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詩詞及現代詞典釋義。如需查看完整來源,可參考漢典、愛站小工具等平台。

别人正在浏覽...

阿茲特克文化不若麨面篡統翠燭黛蛾刀牌手點解釣名沽譽頂毛低物件低抑番夷分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刮席詭速孤終海樯交泰鲛韅假饒擊玉壺隽士據依課功琅琅靈标六籍奴婢鹿床鳴林明祀尼山平心易氣頻伸品事钤下趫捷切踦期房輕若鴻毛青洲權谲圈樻燃藜聖母峰坦蕩堂官填臨通識通腿頹替塗陌微乎其微烏膏無明無夜鄉行賢僚小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