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爛江枯的意思、石爛江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爛江枯的解釋

直到石頭變土,江水幹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明史·雲南土司傳二·麓川》:“﹝ 王驥 ﹞乃與 思祿 約,許 土目得部勒 諸蠻,居 孟養 如故,立石 金沙江 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爛江枯”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í làn jiāng k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詳細分析

  1. 結構解析
    成語由兩組自然現象并列構成:

    • 石爛:石頭風化、腐爛,象征時間漫長或極端條件;
    • 江枯:江河幹涸,比喻自然規律的颠覆。 兩者結合,凸顯“絕無可能發生”的語境。
  2. 曆史出處
    據《明史·雲南土司傳二·麓川》記載,明代将領王骥與邊疆部族首領思祿立誓劃界時,曾以“石爛江枯,爾乃得渡”為誓,表明界限的不可逾越性。

  3. 用法場景

    • 盟誓語境:如“除非石爛江枯,否則永不相負”,強調承諾的堅定性。
    • 否定假設:用于反駁他人提出的荒謬條件,如“此事若成,除非石爛江枯”。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明史》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爛江枯》的意思

《石爛江枯》是指石頭破碎,江河枯竭的意思。表達事物毀壞或者枯竭的程度十分嚴重和徹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石爛江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石、爛、江、枯。其中,“石”、“江”、“枯”的部首為石、水、木,筆畫分别為7、7、9;“爛”的部首為火,筆畫為11。

來源和繁體

《石爛江枯》是出自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左傳》中的一句話:“無義匹夫!豈曰苟合,朝不謀夕,百姓苦于不違,而況于進退之難者乎?石爛江枯,民人駭矣。”這句話來源于齊國丞相管仲勸阻齊桓公對于内政的荒廢。

繁體字為《石爛江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對于《石爛江枯》這個詞,古時候寫法如下:

石:⿰石丸

爛:⿱雨⿰?⿰氵⿰⿺⿱火㇉串

江:⿰?江

枯:⿰木山

例句

1. 那個村莊已經被洪水沖毀,石爛江枯,一片狼藉。

2. 戰争過後,這座城市變得一片廢墟,石爛江枯。

組詞

石頭、石碑、石闆、江水、江岸、江畔、枯竭、枯草、枯燥

近義詞

徹底、毀滅、完全、破碎、荒廢

反義詞

安甯、飽滿、繁榮、泉湧、生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