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爛江枯的意思、石爛江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爛江枯的解釋

直到石頭變土,江水幹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明史·雲南土司傳二·麓川》:“﹝ 王驥 ﹞乃與 思祿 約,許 土目得部勒 諸蠻,居 孟養 如故,立石 金沙江 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石爛江枯(shí làn jiāng k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成語結構與字面意思

該成語由兩個并列的自然現象比喻組成:

  1. 石爛:指堅硬的石頭風化碎裂,形容時間極其漫長或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
  2. 江枯:指江河完全幹涸,比喻事物徹底消亡或條件不複存在。

二、核心釋義

形容時間極其久遠或條件徹底改變,多用于強調意志、承諾的堅定不變,即使經曆極端變化也不動搖。常與“海枯石爛”同義,但更側重時間維度的永恒性。

三、引申義與用法

  1. 表永恒承諾

    用于誓言或情感表達,表示決心或情感永不改變。

    例: “縱使石爛江枯,此心不渝。”(即使世界毀滅,心意不變)

  2. 表條件絕無可能

    強調某種情況發生的條件極端苛刻,幾乎不可能實現。

    例: “除非石爛江枯,否則絕不妥協。”

四、文化淵源與引用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沈複《浮生六記》:“雖石爛江枯,此情不泯。” 其意象源于古人對自然永恒性的觀察,以“石”“江”兩種穩固的自然物發生質變,反襯承諾的不可逆轉性。


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定義成語為“比喻經曆極長時間或條件徹底改變”。
  2. 《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釋義“極言曆時久遠,萬物變遷”。
  3. 沈複《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原文(清代文學典例)

網絡擴展解釋

“石爛江枯”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í làn jiāng k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詳細分析

  1. 結構解析
    成語由兩組自然現象并列構成:

    • 石爛:石頭風化、腐爛,象征時間漫長或極端條件;
    • 江枯:江河幹涸,比喻自然規律的颠覆。 兩者結合,凸顯“絕無可能發生”的語境。
  2. 曆史出處
    據《明史·雲南土司傳二·麓川》記載,明代将領王骥與邊疆部族首領思祿立誓劃界時,曾以“石爛江枯,爾乃得渡”為誓,表明界限的不可逾越性。

  3. 用法場景

    • 盟誓語境:如“除非石爛江枯,否則永不相負”,強調承諾的堅定性。
    • 否定假設:用于反駁他人提出的荒謬條件,如“此事若成,除非石爛江枯”。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明史》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闆臉不俗采桑長身償息懲儆楚材淳固淳母搗麻煩泛拜仿洋風興雲蒸凫胫詭辯術漢宮涸轍之鲋畫粥火筷子護朽金床吉祥天母紀遊寄止開導刊琢客賦口鉗拉後腿臨淵結網流竄卵袋羅略靡碎耐火鬧吵那咤排布判事賠費翩翻匹禽劈正斧清孱鮂鲉惹禍招愆阮婦喪亡山杏燒痕攝假盛典十教十九路軍談晤塗徑晚谷宛曼丸散膏丹小李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