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美的意思、五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美的解釋

五種美德。《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大適小有五美,宥其罪戾,赦其過失,救其菑患,賞其德刑,教其不及。”《論語·堯曰》:“ 子張 曰:‘何謂五美?’ 子 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三國 魏 鐘會 《菊花賦》:“菊有五美焉。黃花高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仙食也。” 唐 陳子昂 《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躬六曹之務,先五美之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美”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涉及傳統經典中的美德概念及文學藝術中的審美範疇,具體如下:

一、儒家經典中的“五美”

  1. 孔子提出的五美
    出自《論語·堯曰》,子張問孔子“五美”時,孔子回答:“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其含義為:

    • 惠而不費:施恩惠于民而不耗費自身資源;
    • 勞而不怨:使百姓勞作但無怨言;
    • 欲而不貪:有合理欲望但不貪婪;
    • 泰而不驕:莊重而不傲慢;
    • 威而不猛:威嚴卻不兇暴。
      這體現了儒家對君子品德的理想化要求。
  2. 《左傳》中的五美
    另有記載,《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提到“大適小有五美”,即大國對待小國的五種美德:寬恕罪過、赦免過失、救助災患、賞賜德行、教化不足。


二、文學藝術中的“五美”

在美學領域,“五美”指文、音、形、意、境五個維度的美感:


三、其他含義

“五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儒家經典中的解釋最為常見。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論語》《左傳》原文或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美

《五美》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五種美麗之雅稱。該詞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女”,總共有十個筆畫。下面将詳細介紹《五美》的來源、繁體字形、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來源

《五美》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用來描述或贊美五種美麗之處。這五種美被認為是最為完美和優雅的美,包括:容貌美、氣質美、音韻美、意境美和才藝美。

繁體字

《五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五美」。

古時候漢字寫法

《五美》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相差不大,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她集容貌美、氣質美、音韻美、意境美和才藝美于一身,真是五美俱全。 2. 這座古建築展示了古代建築的五美之處,令人陶醉其中。 3. 好的詩歌應該具備五美,才能令人産生共鳴。

組詞

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五花八門、五湖四海、五音五味

近義詞

五佳、五絕、五豔

反義詞

五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