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并日而食的意思、并日而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并日而食的解釋

[be very poor] 隔幾天才能吃一天的飯,形容生活窘困之極

詳細解釋

兩天用一天的食糧。形容生活艱苦。《禮記·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鄭玄 注:“二日用一日食也。”《後漢書·陳敬王羨傳》:“并日而食,轉死溝壑者甚衆。” 三國 蜀 諸葛亮 《後出師表》:“故五月渡 瀘 ,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并日而食"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義指兩天隻吃一天的糧食,比喻生活極度貧困或處境窘迫。該詞最早見于儒家經典《禮記·儒行》,原文載:"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筚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此處通過描述儒者的清苦生活,強調安貧樂道的精神境界。

東漢班固在《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作貨布後六年,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饑疫,人相食,及并日而食。"這段史料佐證了成語在描述社會動蕩時期民生疾苦的具體運用。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注解:"并日而食者,謂一日食不得再食,則與并二日之食為一食",從訓诂學角度闡釋了其構詞邏輯。

該成語在近現代文學中仍被沿用,如錢鐘書《圍城》寫道:"這并日而食的日子,倒讓他品出了讀書的真味。"通過具體語境,既保留了原始詞義,又賦予新的文學意象。現代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将其列為B部首第3725條,釋義強調其雙關性:既指實際生活困頓,也可喻指精神層面的匮乏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并日而食”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1. 最早文獻:
    出自《禮記·儒行》,描述儒者清貧的生活狀态:“筚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2. 曆史用例: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及:“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以此表明北伐的艱難。

用法與語境


近義詞與反義詞


權威性說明

主要釋義以《禮記》和《漢典》為依據,例句可參考曆史文獻及現代擴展用法。如需更多用例,可查看《三國志》或相關曆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闇王白茝逼惱不存芥蒂不亮慚魂操制撮把戲痤然促死單費調粉敵情奪席談經額度二路發課分纭傅抱石公古哩公母慣會管絲國際市場紅淚虎穴龍潭姣豔誡命硁硁之愚快舉爛料淩亂粒食胪名漫反射民氓南華老仙鳥翼潑家私牆面器材讓齒三人月善甲厲兵順文睢睢盱盱縮竄台柱子騰榜亭伯外引遺操文房四寶無愧色物曲雺塞下串想法蟹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