榱題的意思、榱題的詳細解釋
榱題的解釋
亦作“ 榱提 ”。屋椽的端頭。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稱出檐。《孟子·盡心下》:“堂高數仞,榱題數尺。” 趙岐 注:“榱題,屋霤也。” 焦循 正義:“榱之抵檐處為榱題。其下覆以瓦,雨自此下溜,故為霤……自瓦言之為霤,自椽言之為榱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作《孝經》,死於 魯 ” 張守節 正義引《韓詩外傳》:“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按,今本《韓詩外傳》卷七作“榱題三圍”。 宋 葉適 《祭潘叔度文》:“側躬容膝於榱題廣屋之下,垢衣惡食於文繡膏粱之地。” 清 王韬 《倡建澳門鏡湖醫院序》:“於是榱題高下,製可從心。”
詞語分解
- 榱的解釋 榱 ī 椽子:“棟折榱崩。”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題的解釋 題 (題) í 寫作或講演内容的總名目:題目。主題。話題。題材。題旨。 練習或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題:試題。問答題。 寫上,籤署:題名。題字。題壁。題詩。題辭。題跋。 姓。 筆畫數:; 部首:頁; 筆
網絡擴展解釋
“榱題”是一個古代建築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 拼音:cuī tí
- 釋義:指屋椽(椽子)的端頭部分,通常伸出屋檐之外,因此也通稱為“出檐”。
- 結構定位:榱(椽子)是支撐屋頂瓦片的木條,而“榱題”特指椽子末端伸出屋檐的部分,是屋檐的構成元素之一。
古籍出處
- 《孟子·盡心下》:
“堂高數仞,榱題數尺。”
趙岐注:“榱題,屋霤(檐)也。”
- 《韓詩外傳》:
“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榱提”即“榱題”)
其他說明
- 别名:亦作“榱提”,兩者含義相同。
- 功能:既是建築結構的承重部分,也影響屋檐的排水功能(雨水從榱題處下流,故稱“霤”)。
注意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榱題”解釋為“雜亂無章”,但這一用法未見于古籍或權威辭書,可能是誤傳,建議以建築術語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榱題這個詞是中國漢字中的一個小衆字,意思是建築物角落懸空或高出,突出的部分。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木字旁,右邊是疆字旁,共有11個筆畫。來源于古代建築領域,并用于形容建築物的結構特點。
榱題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槱題」,保留了原字的結構和意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榱題的形狀稍有不同。它的木字旁更接近于現代的「目」字旁,而疆字旁則更接近于現代的「廾」字旁。這是由于漢字書寫形式的演變所緻。
以下是榱題的例句:
1. 建築物的一角有個榱題,增加了整體的美感。
2. 這座古老的廟宇上有很多榱題,顯示出精湛的工藝。
3. 他巧妙地利用了榱題的設計,使房屋更加穩固。
榱題的組詞有限,因為它是一個特定的術語。但是可以和其他建築相關的詞語進行搭配,比如「榱棟交相輝映」、「屋脊上的榱題」等。
對于榱題的近義詞,可以使用「角榫」,它也表示建築物角落突出的部分。而榱題的反義詞則沒有一個确切的詞彙。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