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襯墊。《禮記·曲禮下》:“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 鄭玄 注:“藉,藻也……無藻為質。” 陳澔 集說:“所謂無藉,謂圭璋特達,不加束帛。”
(1).見“ 無籍 ”。
(2).無所顧忌,無賴。《醒世恒言·張孝基陳留認舅》:“﹝那先生﹞隻當不知,不去拘管他,所以 過遷 得人(任)意無藉,家中毫不知覺。”
(3).指無賴漢。 明 李日華 《南西廂記·飛虎授首》:“慕少艾而猖狂,逼人閨閫;合無藉以擾攘,亂我王師。”《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相交了這般無藉,肯容你在家受用不成?”
"無藉"在漢語詞典中屬于古語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沒有依靠或憑借的狀态 《漢語大詞典》解釋為"無所顧念,沒有拘束",如《漢書·霍光傳》載"無藉之臣"即指失去權勢依靠的臣子。該義項在《古代漢語詞典》中引申為"無所顧忌",常見于明清小說對人物性格的描寫。
二、指沒有戶籍登記 《辭源》收錄"無藉"通"無籍"的用法,特指古代未在官府登記造冊的人口,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注疏"無藉于司馬"即指未登記在軍事名冊者。此義項在《中國曆史大辭典》中印證了古代戶籍管理制度的相關記載。
需注意該詞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研究領域,日常口語中已被"無依無靠""無拘無束"等白話詞彙替代。現存古籍中典型用例可見于《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的"流民無藉"表述,反映唐代戶籍管理實況。
“無藉”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提示:實際運用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避免混淆。如需古籍例證,可參考《禮記》《醒世恒言》等文獻。
班女扇罷休八珍玉食陂塘柳标售播棄百色不打價兒哺麋禅衣纏纡逞嬌鬭媚垂榮春申君彈抵邸抄曡嶂敵台洞心駭耳坊賈飛将數奇分符風序赙祭複書高秩弓絃勾龍寡兄黑牡丹和澤鴻濟徽行豁子胡荽見德思齊解日雞盲酒庫居軸處中開鑼喝道誇绮詈诟羅酆膩垢叛衍平冕權均力敵騷掠善聲慎始設想嗜殺成性四窮損徹态色銅錘花臉拖繡球猥局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