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見德思齊的意思、見德思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見德思齊的解釋

見“ 見賢思齊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見德思齊"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語,源自儒家經典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道德修養、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見德思齊"指見到品德高尚的人或行為,就想着要向他看齊,努力達到同樣的境界。它強調主動以賢德之人為榜樣,見賢思齊,見德思齊,見善思齊,見義思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它表達了積極向上、追求道德完善的态度。

二、字義分解

三、思想淵源與出處 該成語的核心思想直接源于儒家經典《論語·裡仁》: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孔子說:“看見賢德的人,就應該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應該在内心自我反省(是否有類似的缺點)。”) “見德思齊”正是對“見賢思齊”這一核心思想的繼承和具體化,将“賢”具體指向了“德”的層面。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解此句時強調:“思齊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惡。”這深刻闡釋了見德思齊的積極進取精神和自我反省意識。

四、内涵解析

  1. 榜樣學習: 它倡導主動發現和學習身邊的道德楷模,将其作為提升自身道德水準的參照。正如《論語·述而》所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自我激勵: “思”字體現了内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是發自内心地向往美好德行,并産生提升自我的動力。
  3. 追求卓越: “齊”字表達了不甘落後、力求達到與賢德之人同等高度的進取心和目标感,體現了對道德境界的不斷追求。
  4. 道德自覺: 整個成語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強調的個體道德自覺和修身要求,是“内聖”功夫的重要體現。

五、用法與意義

六、相關概念

“見德思齊”是一個蘊含着積極向上力量和深刻道德智慧的成語。它源于儒家經典《論語》,核心在于教導人們要善于發現和學習他人的高尚品德,并以此激勵自己不斷追求道德的完善與進步,體現了中華民族重視道德修養和榜樣力量的優良傳統。

參考來源:

  1. 《論語》(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中華書局.
  3.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 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見德思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àn dé sī qí,其核心含義是: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要向他學習、看齊,體現追求進步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拆解:

    • 見:看見、觀察到;
    • 德:品德、德行;
    • 思:思考、想要;
    • 齊:看齊、達到同等水平。
    • 合意為:看到有德之人,便思考如何與之齊平。
  2. 同義詞:

    • 見賢思齊(出自《論語·裡仁》),兩者含義相近,但“見德思齊”更強調對“德”的推崇。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來源:

    • 最早見于《隋書·李德林傳》:“有教無類,童子羞于霸功;見德思齊,狂夫成于聖業。”。
    • 其思想源頭可追溯至儒家經典,如《論語》中“見賢思齊”的修身理念。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褒義語境,形容積極向善、自我提升的态度;
    • 常見于書面語或正式表達,如教育、品德修養類文本。

三、延伸解析


四、示例造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隋書》等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阙禀施壁毯谌母持算瘡殘楚舘純正無邪從行存問挫動打偏手訂情讀社噩噩渾渾遏漸防萌二校額銀方楞糞肥感歎句諽讦錧鎋古代河鼓黃金印渾言薦紳交捽賈售九裂倦眼駿蒙麗木理數鸾枳歎籮兜盟器勉勗廟號珉砌迷天步障濃郁排當疲馑迫催千難萬難人心叵測聖諱繩樞拾菜師吏濕漉漉世箴水界頹荒讬胎銜舻霞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