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衬垫。《礼记·曲礼下》:“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郑玄 注:“藉,藻也……无藻为质。” 陈澔 集说:“所谓无藉,谓圭璋特达,不加束帛。”
(1).见“ 无籍 ”。
(2).无所顾忌,无赖。《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那先生﹞只当不知,不去拘管他,所以 过迁 得人(任)意无藉,家中毫不知觉。”
(3).指无赖汉。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飞虎授首》:“慕少艾而猖狂,逼人闺閫;合无藉以扰攘,乱我王师。”《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相交了这般无藉,肯容你在家受用不成?”
"无藉"在汉语词典中属于古语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指没有依靠或凭借的状态 《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无所顾念,没有拘束",如《汉书·霍光传》载"无藉之臣"即指失去权势依靠的臣子。该义项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引申为"无所顾忌",常见于明清小说对人物性格的描写。
二、指没有户籍登记 《辞源》收录"无藉"通"无籍"的用法,特指古代未在官府登记造册的人口,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疏"无藉于司马"即指未登记在军事名册者。此义项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印证了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相关记载。
需注意该词现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领域,日常口语中已被"无依无靠""无拘无束"等白话词汇替代。现存古籍中典型用例可见于《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的"流民无藉"表述,反映唐代户籍管理实况。
“无藉”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和来源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提示:实际运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混淆。如需古籍例证,可参考《礼记》《醒世恒言》等文献。
阿父阿郎杂碎谙委白纶百团大战毕了材智残霞瞠目挢舌城子崖遗址赤躶磁滞存思促死促灭兜搭方侯古貌韩朋木覈勘花魂灰不答检驭奸贼荐枕俭正嚼腭搥床角巾东路蹐步鸡飞蛋打戢鳞井圃酒钩窠窠垃圾股老勿大两尺半劣迹梨盖历历在耳陵隰免却皮膜前度刘郎签爪青工群分类聚人心莫测入列森霄掺手善星省额声技谇呓天地主体积枉道事人文澜相猷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