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居軸處中的意思、居軸處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居軸處中的解釋

謂身居重要職位。《三國志·魏志·張邈傳》“ 邈 詣 袁術 請救未至” 裴松之 注引《獻帝春秋》:“公居軸處中,入則享于上席,出則為衆目所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居軸處中”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身居關鍵職位或處于核心地位,承擔重要職責。其字面可理解為:如同車軸處于車輪中心位置,起到支撐全局的作用。

二、結構解析

三、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獻帝春秋》:“公居軸處中,入則享于上席,出則為衆目所屬。”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屬書面語。
例句參考:形容高層管理者時可用“他在公司居軸處中,決策至關重要”。

四、相關說明

該成語通過機械結構的比喻,生動體現了關鍵位置對整體運作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居軸處中

《居軸處中》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處事穩重、持中不偏的态度。下面将介紹其意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義

居軸處中意為保持穩定的态度,不偏不倚地處理事務。它強調在處理問題和抉擇時要堅持中庸之道,避免走極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居軸處中》的第一個字是“居”,它的部首是“屍”,總共有10個筆畫;第二個字是“軸”,它的部首是“車”,總共有12個筆畫;第三個字是“處”,它的部首是“夂”,總共有5個筆畫;第四個字是“中”,它的部首是“丨”,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居軸處中》來源于《論語·衛靈公》,其中的一句話是:“位不中,謂不崇。德不通,謂不馨。” 在古代的儒家倫理思想中,《居軸》指的是坐在車輛的軸上,保持平衡;《處中》則是指坐在車輛的正中間,以确保車輛平穩行駛。後來,這一短語逐漸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人在處理事務時應保持穩定而不偏不倚。

繁體寫法

《居軸處中》的繁體寫法為「居軸處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居軸處中的字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一定差異。以“中”字為例,古代的寫法更加簡化和樸素,與現代的字形略有差異。

例句

他在處理問題時始終居軸處中,不偏不倚。

組詞

居心叵測、居安思危、處之泰然、處諸筆墨、中庸之道

近義詞

居中不倚、和平處事、穩步處理、中立處理

反義詞

偏袒、偏頗、偏激、極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