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得應得的意思、道得應得的詳細解釋
道得應得的解釋
亦作“ 道的應的 ”。猶言說到做到。 元 無名氏 《黃花峪》第二折:“[正末唱:]可者末待遇敵軍獨自箇相持。[ 宋江 雲:]兄弟,則要你道的應的者。[正末唱:]我道得應得。”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應得的解釋 猶應當;應該。 唐 杜甫 《喜雨》詩:“晚來聲不絶,應得夜深聞。”《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供養伯伯是應得的,此銀伯伯留下隨便使用。”《紅樓夢》第八三回:“這病時常應得頭暈,減飲食,多夢。” 郭沫若
網絡擴展解釋
“道得應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按照道理或規定,得到應得的結果或待遇。這裡的“道”指道理、規則,“得”指獲得,“應得”強調結果與行為或條件相匹配。例如,在公正的評判中,善行得到褒獎、惡行受到懲罰,即符合“道得應得”的體現。
二、具體用法與延伸
- 言行一緻:在古典文獻(如元代雜劇《黃花峪》)中,該詞也寫作“道的應的”,表示說到做到、信守承諾。例如角色對話中強調“兄弟,則要你道的應的者”,回應“我道得應得”,即表明會履行諾言。
- 近義關聯:與“言出必行”“因果相應”等成語含義相近,均強調行為與結果的一緻性。
三、發音與結構
- 拼音:dào dé yīng dé(部分注音為 yīnɡ dé,屬方言或曆史發音差異)。
- 結構:由“道”“得”“應得”三部分構成,邏輯上形成“遵循道理→獲得→應得結果”的遞進關系。
該詞既可描述基于規則的合理結果,也可在具體語境中強調信守承諾的行動力。使用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得應得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按照道義和公平原則,可以得到應有的結果或報酬。現在來看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道得應得可以分為三個部首,分别是辶 (chuo),彳 (chi),廣 (guang)。
筆畫:道得應得共有十一畫。
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這個成語的來源。
來源:道得應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社會重視道德和公平,人們相信人的行為和品德是會影響到得到的結果及報酬的。因此,道得應得這個成語便形成了。
除了以上的信息,還有一些其他内容:
繁體:道得應得的繁體字是「道得應得」。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道得應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意思相同。
例句:他辛苦工作了一年,終于得到了升職的機會,這是他道得應得的。
組詞:道德、得到、應有。
近義詞:該有的有、應有的有、應得的。
反義詞:不值得。
希望以上内容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