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esent a supplementary]∶事後報告和續報
補報調查結果
(2) [repay sb.'s kindness]∶報答别人的好意、幫助、好處
(1).報答。 漢 蔡邕 《讓尚書乞在閑冗表》:“三月之中,充歷三臺,光榮顯著,非臣愚蔽不才,所當盜竊;非臣碎首糜軀,所能補報。”《水浒傳》第八二回:“ 吳用 等再拜稱謝道:‘……衆弟兄刻骨銘心,難以補報。’”《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四回:“并説 華雲 已經親口允許什麼都不要,若是師父肯成就,将來補報的日子長呢。”
(2).猶增補。 元 鄭光祖 《智勇定齊》第四折:“想當日頻採桑園,躬收蠶繭,把家私補報。”
從漢語詞典及語言規範角度,“補報”一詞的含義可綜合權威來源解析如下:
指對前次未完成、遺漏或需修正的信息進行後續報告的行為。
例證: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102頁
參考鍊接:商務印書館官網《現代漢語詞典》介紹(注:此為詞典官方介紹頁,非直接詞條頁)
在特定語境中延伸指對已發生事件的追加通報或聲明,常見于公文與媒體。
例證: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10卷 第108頁
參考鍊接:漢語大詞典官網(需訂閱查詢具體詞條)
根據國務院《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補報適用于兩類行政場景:
來源:《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國發〔2000〕23號文
參考鍊接:中國政府網公文處理規範文件
詞性:動詞(及物)
結構:動補式合成詞(“補”修飾“報”,表動作目的)
搭配對象: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112頁
參考鍊接:外研社詞典介紹頁(需購買查閱)
注:以上引用來源均為國家權威出版機構或政府公文,鍊接經核驗有效(截至2025年7月)。具體詞條内容需通過正規出版物或訂閱數據庫獲取完整釋義。
補報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理解,以下是其主要解釋及相關應用場景:
1. 基本含義:追加報名或補充資料
指在原定期限截止後,因錯過時間或資料不全而進行的追加操作。例如考試報名、活動注冊等場景中,允許未及時參與的個體通過補報通道重新申請()。
2. 教育領域:高考補報志願
即“征集志願”,針對常規錄取批次未被錄取的考生,部分未招滿的院校會開放二次填報機會。需注意,補錄分數線可能不降反升,取決于院校實際招生情況()。
3. 其他應用場景
4. 其他較少用含義
注意事項:不同場景的補報條件和時間限制各異,需以官方通知為準。例如高考補報通常僅有數小時窗口期,且對分數有特定要求。
愛育葆就碧霄不知薡蕫草茶鈔法出案觸逆除移處置代嬗刀葉蹈踵燈心地鏡颩風丢卒保車發牌悱怵扶侍敷與告老格登隔界寡和國澤悍婦蒿惱盍朋簪紅弦花瓣簧管護疾昏頭打腦禍從口出,患從口入疾妒卷舌元音開秩苦害郎位梁架撩漉梅福木薦搦管陪責僻數乾闼全率森沉傻瓜上菓社學時耕唐突西子穨然相湊小堂名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