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亥的意思、建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亥的解釋

夏曆十月。《國語·周語中》“清風至而修城郭宮室” 三國 吳 韋昭 注:“謂火見之後,建亥之初也。”參見“ 鬥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建亥是漢語中關于傳統曆法的特定術語,指代農曆十月。該詞由“建”與“亥”組合而成:“建”源于古代天文學中的“鬥建”概念,即北鬥星鬥柄所指方位,用于标記月份;“亥”為地支第十二位,對應十二辰中的十月。古時以夏曆為基礎,将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每三個月為一季,建亥位于冬季首月,标志着萬物收藏、寒氣漸盛的時節。

在曆法體系中,建亥與古代歲首制度密切相關。周朝曾以建子(十一月)為歲首,而秦朝至漢武帝前則采用建亥(十月)為歲首,這一制度在《史記·曆書》中有明确記載。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亦提到:“秦以建亥之月為歲首”,說明其曆史應用的廣泛性。

從天文地理角度,建亥對應太陽黃經210°至240°,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西北亥位,故《晉書·天文志》稱“十月之辰謂為亥”,反映古代通過星象觀測劃分時間的智慧。現代農曆雖以建寅(正月)為歲首,但建亥仍用于農事指導,如《齊民要術》提及十月需“築場圃、納禾稼”,體現其對傳統農耕文化的深遠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建亥”是一個源自古代曆法的術語,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均有明确指向,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解釋:

基本含義

“建亥”指夏曆十月。古人以北鬥七星鬥柄的指向(即“鬥建”)劃分月份,當鬥柄指向地支“亥”的方位時,對應的月份即為“建亥月”,相當于夏曆十月。

曆史背景

  1. 曆法依據
    根據《國語·周語中》三國吳韋昭的注釋,“建亥”指“火見之後,建亥之初”,即大火星(心宿二)出現後,進入十月。

  2. 地支紀月規則
    古代将十二地支與月份對應,其中“亥”為第十二位,對應夏曆十月。每月以“建”字加地支命名,如建子(十一月)、建丑(十二月)等。

其他說明

參考來源

詳細解釋可進一步查閱《國語》及韋昭注本,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巴鬥抱憤便門橋不靖層雲趁熟鉏滅楚舞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叨踐大五金雕鑿雕俎牒呈堆疊法源發衆費資紛缊釜中遊魚工腳關牋孤另還誨衡麓胡跪豁然貫通教率接穗敬時愛日絶然客食口垢昆劍連形馬牛風孊嫚蚍衃婆羅門蒲鞭謙崇戚醮棋侶青繩羣鬭三法司商議聲色貨利柿糕試弦歌水淬童首讬交網巾未極無救下定義襄辦相傍享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