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握符的意思、握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握符的解釋

謂即帝位。符,指帝王受命于天的符命。語本 漢 班固 《東都賦》:“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蕭 曹 扶翼 漢祖 ,滅 秦 項 以寧亂。 魏氏 乘時於前,皇 齊 握符於後。” 李善 注引《孝經鈎命決》:“帝受命,握符出也。” 明 劉基 《送陳庭學之成都衛照磨任》詩:“聖皇握符禦宸極,煙塵不起鲸波息。” 明 張居正 《賀元旦表》:“恭惟皇上握符,應運紹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握符是一個漢語詞彙,源自古代漢語,常用于比喻掌握權力、憑證或關鍵事物。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用法及相關背景。

一、基本定義

“握符”字面意思為“握住符節”,其中“握”指用手抓住或掌控,“符”指符節,即古代用于證明身份、傳達命令或行使權力的信物,如虎符、玉符等。整體詞彙強調對重要事物的實際控制或象征性擁有,常出現在曆史、文學語境中,表示權威、責任或信任的體現。

二、詳細含義與引申義

三、用法與例句

四、詞源與背景

握符的詞根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符節作為信物起源于周代,用于分封、調兵等場合。符節通常一分為二,持符者需合符驗證,這強化了“握符”的信任與權威内涵。曆史上,著名事件如“信陵君竊符救趙”,突顯了符節的重要性。握符的演變反映了漢語從具象到抽象的轉化,成為中華文化中權力象征的典型詞彙。

握符是一個富含曆史底蘊的詞彙,強調掌控與責任,適用于權威性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線上資源如漢典網。

網絡擴展解釋

“握符”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帝王即位、權力象征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握符”字面意為“握住符命”,核心含義指帝王接受天命、登基即位。符即“符命”,是古代帝王受命于天的憑證,象征統治合法性。

二、詞源與典故

  1. 語出《東都賦》
    源自東漢班固《東都賦》:“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描述帝王掌握天賜符命以統治天下。
  2. 符命的意義
    符命是古代“君權神授”思想的體現,如《孝經鈎命決》提到“帝受命,握符出也”,強調天命與皇權的綁定。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延伸理解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握符”泛化為“掌握權力”,但需注意其古典語境特指帝王通過符命獲得統治權,與普通權力掌控有本質區别。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例證或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東都賦》《文選》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邊荒避仇避禍財能乘鸾子淡退電弧東滾西爬對火爾綿鋼筋混凝土幹雲幹掌廣爽瞽者還退黑首嘑爾蹴爾僵墜京胡迥韻疾趨稽山九錫花窭陋科貢老老大大冷調遼闆嶙嶒靈匹麗缛邏捕瞀瞑滅裂明喆墨花墨守蹑虛千金切厲砌末棋劫囚首喪面啓召手字踏籋陶瓷踢皮球枉路偎妻靠婦我武惟揚五大運動舞文弄墨相地相形閑可宵餘螇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