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硯石上的墨漬花紋。 唐 李賀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宋 梅堯臣 《杜庭之贈端溪圓硯》詩:“微分鸜目瑩,尚漬墨花碧。”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藝文賞鑒》:“ 成化 間,有百戶 吳東升 者,亦善楷書, 劉士亨 寄之詩雲:‘墨花香滿硯池頭,盡説能書老戶侯。’”
(2).指水墨花卉畫。 元 湯垕 《畫鑒》:“ 徽宗 性嗜畫。作花鳥、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間有入神品者。” 明 陶宗儀 《辍耕錄·落水蘭亭》:“﹝ 彜齋 ﹞酷嗜古法書名畫,能作墨花,於水仙尤長。” 清 吳偉業 《畫中九友歌》:“ 華亭 尚書天人流,墨花五色風雲浮。”
“墨花”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硯台在使用過程中,墨汁浸漬形成的自然花紋。例如唐代詩人李賀在《楊生青花紫石硯歌》中描述“紗帷晝暖墨花春”,即描繪了硯石上墨漬如春花的景象。
指以水墨技法繪制的花卉作品。元代湯垕在《畫鑒》中提到“墨花妙入能品”,強調水墨花卉畫的藝術價值。
“墨”象征書畫技藝,“花”喻指藝術表現的美感,合稱“墨花”可形容文人如花朵般綻放的才華,常見于對詩人、畫家等的贊美。
不同語境下,“墨花”可指具體物象或抽象意境,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理解。
墨花指的是用墨汁描繪花朵的藝術形式,也是一種藝術作品。它借鑒了中國繪畫的技法和墨水的特點,以墨汁的深淺、幹濕來表現花朵的形态和意境。
墨花的部首是草字頭(艹),總計3個筆畫。
《墨花》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它源于中國畫的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畫法。在繁體字中,「墨花」的寫法為「墨花」。
在古代,墨花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按照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墨花的「墨」字在左邊有一個「黑」字旁,而「花」字由「艹」和「化」組成。
1. 他的墨花技藝精湛,栩栩如生。
2. 這幅墨花作品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韻。
1. 墨汁:指用來寫字或繪畫的墨水
2. 花朵:植物的繁殖器官,具有美麗的外觀和香氣
3. 畫家:專門從事繪畫藝術創作的人
4. 繪畫:用各種媒介和工具創造出視覺藝術形象的過程
5. 藝術:表現人類審美情感和思想的創作形式
近義詞:墨迹、水墨畫、墨染
反義詞:彩色畫、油畫、彩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