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路的意思、枉路的詳細解釋
枉路的解釋
(1).彎曲的道路。 唐 馬戴 《送韓校書江西從事》詩:“遙程隨水闊,枉路倒帆頻。” 宋 朱熹 《孤鶴思太清》詩:“九臯無枉路,從遣碧雲生。”
(2).冤枉路。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五:“我們從 長沙 動身所采取的路向不用說是走了好些枉路。”
詞語分解
- 枉的解釋 枉 ǎ 彎曲,彎屈,引申為行為不合正道或違法曲斷:枉道。矯枉過正。貪髒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矯正别人)。 冤屈:枉死。冤枉。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駕(a.稱對方來訪自己;b.請對方往
- 路的解釋 路 ù 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陸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幹的人)。狹路相逢。 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數(?)。 方面,地區:外路貨。各路人馬。
網絡擴展解釋
“枉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彎曲的道路()
- 本義指物理形态上曲折、不直的道路。例如唐代詩人馬戴在《送韓校書江西從事》中描述“遙程隨水闊,枉路倒帆頻”,宋代朱熹的《孤鶴思太清》也有“九臯無枉路”的表述。
-
冤枉路/無效的努力()
- 引申為因方向錯誤或方法不當而徒勞無功的路徑或行為,即“白費力氣”。如郭沫若在《北伐途次》中提到“走了好些枉路”,現代用法中也可形容付出辛苦卻未達預期目标的情況。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 文學描述:多用于古詩文或散文中,如描寫自然景觀或旅途艱辛()。
- 日常語境:比喻工作、生活中因決策失誤導緻的資源浪費。例如:“提前規劃能避免走枉路。”()
三、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枉”的單字釋義(如“枉”表彎曲、邪惡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源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枉路
枉路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走了冤枉的路,贻誤了時間和精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枉字的部首是木,總共有8畫。
來源
枉路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形容自己的學問道路曲折而不通暢。
繁體
枉路的繁體是「枉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枉的寫法是「丨萬火」,路的寫法是「阝各」。
例句
他走了一段枉路,最終發現自己浪費了太多時間。
組詞
枉然、枉費、枉自
近義詞
徒勞、白費、寥寥、閉塞
反義詞
直路、通暢、快捷、順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