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滅裂的意思、滅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滅裂的解釋

(1).謂言行粗疏草率。《莊子·則陽》:“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 成玄英 疏:“耕地不深,鉏治不熟,至秋收時,嘉實不多,皆由疏略,故緻斯報也。” 宋 蘇轼 《與歐陽晦夫書》:“聞 少遊 惡耗,兩日為之食不下。然來卒説得滅裂,未足全信。”《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願詔大臣按劾諸路勤王而滅裂者,悉加顯黜,以為将來誤國忘君之戒。” 毛6*6*東 《中國革命戰争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三節:“ 江西 第五次反‘圍剿’,我軍全然不講退卻,原因在于對局部形勢和整個形勢都不注意,實在是一種魯莽滅裂的幹法。”

(2).猶敗壞,毀滅。 唐 駱賓王 《幽絷書情通簡知己》詩:“生涯一滅裂,岐路幾裴徊。” 清 王夫之 《雜物贊序》:“雨坐無緒,念平生風物,或時已滅裂,或人間尚有。” 梁啟超 《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并行》:“故各部各省支離滅裂,各從其好,各營其私,無所統一,無所督責。”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二類所言,雖或若反,特其滅裂個性也大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滅裂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滅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言行粗疏草率
    指處理事情或表達觀點時不夠細緻嚴謹,帶有輕率、馬虎的态度。例如《莊子·則陽》中提到“芸而滅裂之”,成玄英注釋為耕作不深導緻收成不佳,比喻做事不認真。

  2. 敗壞、毀滅
    強調對事物或秩序的破壞,如唐代駱賓王詩句“生涯一滅裂”描述人生軌迹的崩壞。

二、詞源與用法

三、常見搭配與例句

四、補充說明

詞源中“滅”或與“篾”(竹皮)相通,暗含“如撕竹般隨意”的意象(,需注意此解釋來自低權威性來源)。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古籍原文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滅裂

滅裂(miè liè)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滅”是中文常用的部首之一,表示與火相關的意思。而“裂”則是表示裂開、破裂的意思的部首。

根據《康熙字典》,滅的基本義項有熄滅、泯滅、死亡等。而裂的基本義項有破天裂地、裂開、開裂等。由此可見,滅裂這個詞的整體意思可以理解為火焰熄滅、事物破裂的意思。

滅裂(miè liè)這個詞的筆畫數分别為5畫和12畫。其中,“滅”的五種寫法中,最常見的是火外加示字旁的組合形式。而“裂”則是由衣、輪、卩、戎、止這五個部首組成的。

滅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用字。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滅裂”。繁體字中的“滅”和“滅”的字形相同,意思也是一樣的。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滅裂這個詞的字形也有所不同。在金文、篆文和隸書中,“滅”字通常寫作“灬”,并與其他字部首相連,形成一個整體。而“裂”字則寫作兩種形式:一是由“衣”和“旁”組成,類似現代寫法;二是由“半”和“旁”組成,形狀較為特殊。

一些示例句可以幫助理解滅裂這個詞的用法。例如:“火焰一閃,滅裂的聲音傳遍整個房間。”“地震中,建築物開始滅裂,房屋頃刻間化為廢墟。”

組詞中常以“滅裂”作為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的詞根。例如:“滅裂力”表示火口噴發等帶來的強大力量;“滅裂性”表示物體容易破裂的特性。

滅裂的近義詞包括“滅絕”、“毀滅”、“破碎”等。反義詞則包括“綻放”、“完整”、“聯合”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