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溫韋的意思、溫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溫韋的解釋

唐 詩人 溫庭筠 和 前蜀 詩人 韋莊 的并稱。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 北宋 去 溫 韋 未遠,時見古意,至 南宋 則變态極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溫韋"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術語,特指晚唐至五代時期的兩位著名詞人溫庭筠和韋莊的并稱。他們在詞體發展初期風格迥異卻成就卓著,共同代表了早期文人詞創作的高峰,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基礎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及文學史通識:

溫韋:指晚唐詞人溫庭筠(約812—866)與五代前蜀詞人韋莊(約836—910)。二人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因詞風各具典範意義而被後世并稱,标志文人詞成熟階段的開端。


二、文學史定位與藝術特征

  1. 花間雙璧

    二人均收錄于中國第一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趙崇祚編),溫庭筠列居卷首,韋莊次之。其作品以閨情、離思為主題,語言精緻,奠定“婉約詞”審美基調 。

  2. 風格對比

    • 溫庭筠:濃豔密麗,含蓄蘊藉

      善用金玉、錦繡等意象(如“小山重疊金明滅”),通過物象堆砌暗示情感,開創“密麗派”詞風。

      典出《唐宋詞史》:溫詞“镂玉雕瓊,拟化工而迥巧”。

    • 韋莊:清麗疏朗,直抒胸臆

      語言明快自然(如“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以白描手法直寫心曲,形成“疏朗派”風格。

      典出《人間詞話》:韋詞“骨秀”,有“弦上黃莺語”之清澈。

  3. 并稱源流

    北宋蘇轼《論詞》已提及二人并舉,清代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明确“溫韋嚴妝淡妝”之喻,成為詞學批評經典範式 。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花間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收錄溫庭筠66首、韋莊48首詞作,為研究二人藝術特色的核心文本。

  2.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第三章詳析溫韋詞風差異及對宋詞的影響路徑。

  3.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編第五章論述溫韋在詞體定型中的曆史地位。


四、曆史評價

清代詞學家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雲:

“溫韋創古,詞之宗也。”

強調二人開創性藝術實踐為後世樹立了典範。

“溫韋”作為文學史專名,既指代兩位具體詞人,亦象征早期文人詞“密麗”與“疏淡”兩大美學範型的對立統一,是理解唐宋詞流變的關鍵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溫韋”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1. 文學史上的并稱
    指晚唐詩人溫庭筠與前蜀詩人韋莊的合稱,兩人同為花間詞派代表作家,對早期文人詞發展有奠基作用。

    • 溫庭筠:詞風濃豔绮麗,善用意象堆砌,被譽為“花間鼻祖”;
    • 韋莊:語言清麗自然,情感表達更顯直白,開拓了詞的抒情深度。
      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提到:“北宋去溫韋未遠,時見古意”(),說明二者對宋詞的影響。
  2. 成語中的寓意
    部分詞典解釋“溫韋”為性格溫和謙遜,由“溫”(和善)與“韋”(韋編,喻柔韌)組合而成()。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提示:文學領域提及“溫韋”時,通常指溫庭筠與韋莊的并稱。建議優先參考《白雨齋詞話》等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旐半人弊風城域唓嗻詞慙娣婦對攻多邊發案仿單旊人幡然否塞改梁換柱弓局漢道酣豔河章鴻漸于幹慧目渾然無知火筴金塵進擣精果蒟蒻斂色林巘李下無蹊論谳沒精沒彩密文鳥外臬樴匿迹暖衣旁尊趴趴凳霹靂砧鋪眉搧眼傾詭懃懇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上控生境十八羅漢失修頌述田秩條白銅龍樓侮劇舞末下場翔折韱韱敩學相長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