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條陳明。《漢書·朱博傳》:“正監以為 博 苟強,意未必能然,即共條白焉。” 唐 劉禹錫 《唐故贈左散騎常侍薛公神道碑》:“有司條白其勞,入拜殿内史。”
“條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釋義,需結合使用場景理解:
成語用法
指言辭直白明确、不隱晦,常用于描述表達方式。
方言用法
在青島膠東地區方言中,表示顔色蒼白,多用于描述因受驚、生病等導緻的臉色。
注意:兩種釋義分别對應文學性表達和地域性口語,需根據上下文區分使用。若涉及學術或正式場景,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釋義()。
《條白》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将文件、文字、材料等進行拆檢核對、審核、審閱或整理清單等工作。
《條白》的部首是糸(mì)和白(bái),共包含兩個部首。其中,糸是由三劃組成的,而白則由七劃組成。
《條白》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最早見于《明史·容大賄賂傳》:“他一條白了。”在繁體字中,該詞通常寫作「條白」。
在古代漢字中,「條」字的寫法常見于商代或西周金文,形狀為一條曲線,表示繩索。而「白」字的寫法則可追溯至甲骨文,形狀中上部為一個受限的正方形,下部為斜線。
1. 請你幫我把這份文件條白一下,确保沒有任何問題。
2. 作為秘書,她每天都要将大量文件條白清點,以确保工作的準确性。
1. 條理:指事物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2. 條款:法律法規或合同中詳細列舉的各項内容。
審核、整理、清點
混亂、雜亂、紛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