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色的翅膀。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蘭陵 山有井,異鳥巢其中,金翅而身黑,此鳥見即大水。”
(2).金作的似鳥飛狀的飾物。《南齊書·五行志》:“ 建武 四年, 明帝 出舊宮送 豫章王 第二女 綏安主 降嬪,還上輦,輦上金翅無故自折落地。”
(3).古代戰船名。《陳書·華皎傳》:“ 文帝 以 湘州 出杉木舟,使 皎 營造大艦金翅等二、三百餘艘,并諸水戰之具。”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不信驪珠不難得,試看金翅擘滄溟。” 清 黃遵憲 《台灣行》詩:“海城五月風怒號,飛來金翅三百艘。”
(4).見“ 金翅鳥 ”。
“金翅”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金色的翅膀
指生物或神話中帶有金色羽毛或翅膀的形象。例如《述異記》記載的異鳥“金翅而身黑”,見則預示大水。
金制鳥形飾物
古代用于裝飾器物或服飾的黃金飛鳥造型。如《南齊書》提到辇車上金翅飾物無故折斷。
古代戰船名
南朝時期的一種大型戰艦,見于《陳書》記載,可載數百人。
“金翅”兼具自然、器物、軍事、文學等多重含義,具體需結合上下文理解。部分引申含義(如民俗說法)需注意來源可靠性。
《金翅》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金色的翅膀”。它通常用來形容鳥類或昆蟲等具有金黃色翅膀的動物。
《金翅》的部首是“钅”(鈉字部),部首意為與金屬有關的事物。它的筆畫數是18畫。
《金翅》一詞來源于《詩經·小雅·鴻雁之什·周南·有翰》:“莫莫朱鳥,無踐足翼。”其中“朱鳥”即是指擁有金色翅膀的鳥類。後來,“朱鳥”逐漸演變為“金翅”,成為一個常用詞彙。
繁體字“金翅”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金翅”。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如《說文解字》所示,可以将“金翅”拆分為兩個部分:“金”和“翅”。而“金”的古代寫法常常為“釒”或是“钅”,“翅”的古代寫法常常為“翄”或是“翮”。
1. 那隻金翅鳥在樹梢上飛翔,美麗光彩耀人。 2. 我在花園裡看到一隻金翅蝴蝶,真是美麗的翅膀。
1. 金色:具有金黃色的顔色。
2. 金羽:指具有金黃色羽毛的鳥類。
3. 金鱗:指具有金黃色鱗片的魚類。
4. 金羚:指具有金黃色皮毛的羚羊。
1. 金羽:用于形容鳥類的金黃色羽毛。
2. 金羚:用于形容具有金黃色皮毛的羚羊。
3. 金褐:用于形容顔色略帶金黃的褐色。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金翅》相關。因為《金翅》是一個形容金黃色翅膀的詞彙,沒有特定的相反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