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力猛擊。《淮南子·修務訓》:“陰陽之所生,血氣之精,含牙戴角,前爪後距,奮翼攫肆,蚑行蟯動之蟲,喜而合,怒而鬭,見利而就,避害而去,其情一也。” 高誘 注:“攫,搏也。肆,極也。”
“攫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分析:
詞義解釋
該詞意為奮力猛擊,包含搏鬥時用盡全力的攻擊行為。其中“攫”指抓取、搏鬥(如《淮南子》高誘注“攫,搏也”),“肆”則表極緻狀态(高誘注“肆,極也”)。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淮南子·修務訓》中描述動物本能的段落:“奮翼攫肆,蚑行蛲動之蟲,喜而合,怒而鬭……”此處通過動物争鬥場景,強調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共性。
應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動物或人的激烈搏鬥動作,帶有原始力量感。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性較強的語境中。
參考資料
建議查閱《淮南子》原文及高誘注疏,或通過權威詞典(如)确認釋義。
《攫肆》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肆意攫取、搶奪的行為。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筆畫數、來源、繁體字以及古時候的寫法。
《攫肆》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手”,表示與手有關;筆畫數是22畫。
《攫肆》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可以從字面意思推斷出來。其中,“攫”意為抓取、奪取,與“手”部相連,表明了搶奪行為;“肆”意為肆意、放縱,暴力或破壞性的行為。綜合來說,《攫肆》表示了無節制地搶奪行為。
《攫肆》的繁體字為「搉肆」。
在古時候的寫法中,攫肆的寫法多變。其中,“攫”部分可額外加上“攴”或“爪”作為輔助部首;而“肆”部分則可寫作“耖”或“賫”。
1. 他肆意攫取財物,沒有絲毫顧及他人的感受。
2. 這家公司攫取了大量客戶資源,使競争對手不得不面臨困境。
攫奪、狂攫、攫取、搶攫、攫掠
搶奪、掠奪、劫奪、奪取
分享、舍棄、奉獻、讓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