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翁媪的意思、翁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翁媪的解釋

老翁與老婦的并稱。亦指年老的父母。《梁書·武帝紀上》:“遂使閹尹有翁媪之稱, 高安 有法 堯 之旨。” 宋 陸遊 《道上見村民聚飲》詩:“家家了租稅,春酒壽翁媪。”《人民文學》1976年第9期:“陰險狡猾的 白骨精 ,先是變成天真的少女,後又扮做可憐的翁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翁媪是漢語中表示老年夫妻的合稱詞,由"翁"和"媪"兩個單字組合而成。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詞:"白發誰家翁媪",形象描繪了鄉村老年夫婦的生活場景。

從構詞法分析:"翁"在《漢語大詞典》中指年老的男性,《說文解字》注"翁,頸毛也",本義為鳥頭頸毛,後引申為對長者的尊稱;"媪"在《廣雅·釋親》中釋義為"母老稱也",特指年長女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媪"為書面語,多用于古代文獻。

該詞具有三個典型特征:①年齡特征,特指60歲以上的老年夫妻;②性别組合,含陰陽調傳統文化意蘊;③語境限制,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叙述。如元代雜劇《西廂記》中"鄰舍翁媪"的表述,即展現其作為鄰裡老年夫妻的指代功能。

在方言應用中,吳語區仍保留"翁媪"作為對祖輩的敬稱,但普通話已較少使用。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該詞屬于"偏義複詞",雖由兩個實義語素構成,但實際指代一個完整概念,這種構詞方式常見于古代漢語稱謂系統。

網絡擴展解釋

“翁媪”是漢語中一個古典詞彙,通常用于指代老年夫婦或泛指年長之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文學引用 此詞常見于古典詩詞,最著名的例子是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的“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該句描繪了一對白發夫妻的溫馨場景,體現了田園生活的閑適。

三、用法與例句

  1. 泛指老年夫婦
    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發誰家翁媪”(《清平樂·村居》),此處指一對老年夫妻。
  2. 指年邁父母
    如宋人何薳《春渚紀聞》中“察其翁媪日用無過費”,描述年長父母的簡樸生活。
  3. 現代使用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上至七旬翁媪,下至垂髫少年”(例句),強調年齡跨度中的老年人群體。

四、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具體用法,可參考《清平樂·村居》全文或宋代田園詩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報界悲悲戚戚悲慕北平薜蘿子餅幹成羣作隊崇阻捶表春宵刺桐答記等而上之登科第疊奏鬥轉咄罵訛音芳容梵譯費連高雄市駭栗荷擾轟騰觳束揃壞焦碎擊鉢久屈軍田括刷六擾隆冬緑弦賣懞懂漫洩茂化目前濃妝豔飾暖女平蹉屏帳錢裡前作輕略惓切熱湯湯三尺三院搔掐生貨適變瘦羊博士收緣松壟送轉穩平相應顯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