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峻險阻。 三國 魏 曹丕 《浮淮賦》:“仰嵓岡之崇阻兮,經東山之曲阿。”
“崇阻”為古漢語中較少見的組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文獻用例解析:
一、字義溯源 “崇”本義為山高,引申為高大、尊崇。《說文解字》釋:“崇,嵬高也,從山宗聲”;“阻”原指險要地形,《爾雅·釋诂》注:“阻,難也”,後衍生阻礙之意。二字組合多用于描述地理特征。
二、文獻用例
三、現代語義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單獨使用,其核心語義可歸納為:
(主要參考《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版、《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等權威辭書釋義)
“崇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崇阻(拼音:chóng zǔ,注音:ㄔㄨㄥˊ ㄗㄨˇ)意為高峻險阻,多用于描述地形險要、山勢陡峭的自然環境。該詞由“崇”(高大、高聳)與“阻”(險要、阻擋)組合而成,強調地勢的險峻和難以逾越的特點。
經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丕的《浮淮賦》:“仰嵓岡之崇阻兮,經東山之曲阿。”。此句通過“崇阻”形容山岩的高聳與險要,烘托出行船的艱難場景。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崇阻”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曆史類文本中描述地形,例如:“秦嶺崇阻,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
該詞適合在以下語境中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崇阻”在現代口語和一般書面語中較少出現,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使用時需結合語境調整。
敗意白纻舞豹成文卞寶裨益不動明王布護財運參驗鈔擊朝祥晨秦暮楚尺郭齒如含貝鸱視虎顧沖斥代數數敦譬番易法派邗關寒雀橫眉瞪目紅場後路渾凝佳興傑人介言雞栖鳳巢技師看承冷酷遼陽禮拜靈均鹭鹓旁排培訓蓬蕽僻近乾罷囚髻曲部尚書饒雄入貼三棱鏡屍臣石鳆世緒唰溜溜水觀水君隧風跳版提地童養媳婦望慰俠烈笑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