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阻的意思、崇阻的詳細解釋
崇阻的解釋
高峻險阻。 三國 魏 曹丕 《浮淮賦》:“仰嵓岡之崇阻兮,經東山之曲阿。”
詞語分解
- 崇的解釋 崇 ó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闳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論。亦作“崇論宏議”)。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終”,終了。 充,充滿:崇酒于觞。 增長:“今将崇諸侯之奸”。 姓。
- 阻的解釋 阻 ǔ 險要的地方:“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攔擋:阻擋。阻隔。阻攔。阻力。阻撓。梗阻。勸阻。阻擊。阻抑。阻滞。阻難(刵 )。阻塞(?)。 艱難:道阻且長。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崇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崇阻(拼音:chóng zǔ,注音:ㄔㄨㄥˊ ㄗㄨˇ)意為高峻險阻,多用于描述地形險要、山勢陡峭的自然環境。該詞由“崇”(高大、高聳)與“阻”(險要、阻擋)組合而成,強調地勢的險峻和難以逾越的特點。
二、出處與例句
-
經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丕的《浮淮賦》:“仰嵓岡之崇阻兮,經東山之曲阿。”。此句通過“崇阻”形容山岩的高聳與險要,烘托出行船的艱難場景。
-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崇阻”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曆史類文本中描述地形,例如:“秦嶺崇阻,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
三、結構與擴展
- 字形結構:
“崇”為上下結構,本義是山高;“阻”為左右結構,本義指險要之地或阻礙(如“險阻”“阻擋”)。
- 近義詞:險峻、崎岖、嵯峨
- 反義詞:平坦、開闊、通途
四、使用場景
該詞適合在以下語境中使用:
- 文學創作中渲染自然環境的險惡;
- 曆史地理描述中強調地形的戰略意義;
- 古籍注釋或文言文解析。
需要注意的是,“崇阻”在現代口語和一般書面語中較少出現,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使用時需結合語境調整。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崇阻》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強烈阻礙或妨礙某事發展或實現的行為或态度。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崇阻》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崇阻》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阝”和“口”,拆分後的筆畫順序是阝(部首)+ 5(阝部的筆畫數)+ 口(右側的筆畫數)。
來源:
《崇阻》這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的漢字組合而成。崇音同“尊”,表示高度重視、推崇;阻意指阻礙、阻止。綜合起來,崇阻表示對某事物具有高度重視并采取阻礙行動。
繁體字:
崇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崇阻的方式與現在略有不同,但整體的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他的崇高理想因為家庭的反對而受到了阻礙。
2. 這位上司總是崇尚傳統,反對新的工作方法。
組詞:
崇拜、阻擋、阻力、高崇、阻擊
近義詞:
阻礙、阻擋、幹擾、妨礙、擋道
反義詞:
推崇、贊成、促進、支持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将盡力提供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