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甄宇傳》“ 建武 中,﹝ 甄宇 ﹞為州從事,徵拜博士” 李賢 注引《東觀漢記》:“ 建武 中每臘,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分肉,又欲投鉤, 宇 復恥之。 宇 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争訟,後召會問‘瘦羊博士’所在,京師因以號之。”後用以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清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上:“多少 長安 苦吟客,瘦羊博士擅風流。”
“瘦羊博士”是一個源自東漢時期的成語,主要用來形容克己禮讓、以德服人的人。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讀音:shòu yáng bó shì
釋義:指在利益面前主動退讓、不争不搶的人,強調謙遜與自我約束的美德。
曆史背景:東漢光武帝時期,每年臘月皇帝會賞賜太學博士每人一隻羊。因羊的肥瘦不均,博士們争執不休,甚至提議殺羊均分。五經博士甄宇見狀,主動選擇最瘦小的羊,平息了紛争。此舉感動衆人,從此他被尊稱為“瘦羊博士”。
文獻記載:故事源自《後漢書·甄宇傳》,李賢注引《東觀漢記》詳細描述了這一事件。
這一典故提醒我們:在利益面前,主動退讓并非怯懦,而是以智慧化解沖突,用德行赢得尊重。其精神内核在現代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後漢書》或《東觀漢記》相關篇章。
《瘦羊博士》是一部文學作品,通常指的是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中的一個角色。該角色名叫陳道明,外號瘦羊博士,是小說中的一個絕世好醫生。
《瘦羊博士》這個詞由三個部首組成:疒(疒字頭,表示病)、⺍(人字旁,表示人)、台(台字底,表示高大)。總共有11畫。
《瘦羊博士》這個詞來源于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小說以20世紀初至當代的中國北方農村為背景,描繪了白鹿原上幾代人的生活故事。瘦羊博士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他具有高超的醫術和善良的品質。
《瘦羊博士》這個詞的繁體字為「瘦羊博士」。
在古時候,「瘦羊博士」這個詞的寫法并未發生太大變化,仍然由疒、⺍、台三個部首組成。
他的醫術高超,被尊稱為「瘦羊博士」。
瘦羊、羊博士
醫術精湛的醫者、傑出醫者
無能醫生、庸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