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觳束的意思、觳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觳束的解釋

同“ 觳觫 ”。 郭沫若 《為多災多難的人民而痛哭·哭博古》詩:“不僅漢奸 * 魑魅罔兩在你面前觳束,似乎誰都感覺着你是一把脫鞘的寶劍,寒光搖動群星。” 郭沫若 《我的作詩經過》:“我自己是受慣了冷害的人,大約冷的免疫性是已經有了的,雖然時而仍不免其觳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觳束”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含義
    “觳束”讀作hú shù,與“觳觫”(hú sù)同義,表示因恐懼而顫抖的樣子。例如郭沫若在詩作中寫道:“不僅漢奸國賊魑魅罔兩在你面前觳束”(《為多災多難的人民而痛哭·哭博古》),此處“觳束”即形容因畏懼而發抖的狀态。

  2. 詞源與用法

    •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文學作品或特定語境中。
    • 郭沫若在另一作品《我的作詩經過》中也提到“時而仍不免其觳束”,進一步印證其表“戰栗”的用法。
  3. 相關成語與詞語
    與“觳束”相關的成語包括“懸兵束馬”“束手縛腳”“卷甲束兵”等,均含約束、緊張或受限的意象。

建議:若需表達“因恐懼發抖”之意,現代漢語中更常用“觳觫”或“戰栗”。“觳束”因罕見且權威性存疑(參考來源權威性較低),建議謹慎使用,優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觳束的意思

《觳束》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思是揪住,扭住,緊緊抓住,不放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觳束》的部首是手部,拆分為“手”和“束”兩個部分。

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

《觳束》起源于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其字形就像是一隻手揪住了一束東西,象征着緊緊抓住不放松的意義。

繁體

繁體字為「觳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觳束的字形稍有不同。手的畫法更加生動,束的部分有時會寫成「⺈」。

例句

1. 他觳束住小偷,不讓他逃跑。

2. 這個問題讓我觳束不住,擠占了我所有的時間。

組詞

打觳束、觳束不舍、緊觳束敵

近義詞

緊抓、死死揪住、緊緊抓住

反義詞

松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