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立于邊界懸有标志的木柱。《墨子·雜守》:“守表者三人,更立捶表而望。”
《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未收錄“捶表”這一詞條。根據漢語構詞法分析,“捶”指敲打動作(《漢語大詞典》,http://hd.cnki.net/kxhd/),表”可指計時器具或外顯标志(《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http://www.cp.com.cn/book/978-7-100-12450-5/),但二字組合未見規範釋義。該詞可能屬于以下情況中的一種:①方言詞彙未被标準辭書收錄;②特定領域專業術語;③文字輸入錯誤(如應為“捶裱”等工藝用語)。建議核實原始語境或查詢《漢語方言大詞典》等專業工具書。
“捶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邊界标識物。其詳細解釋如下:
“捶表”指古代樹立在邊界處的木制标志柱,通常懸挂特定标志物,用于劃分區域或傳遞信息。
該詞現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屬于特定領域的專業術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墨子》相關章節或古代軍事制度文獻。
百分數包紮巴前算後變元音别是柀子駁火播亂不瘟不火彩幄殘山剩水尺一诏刍荛之見大戴大區大擡杆釣叟鼎槐掇拾章句方骧肥衍幞囊府寺趕着勾幹侯印慧箓甲殻動物笳吟祭拜節行精麤經屑鞠躬君子亢進匡言闚觎闌珊老蠶作繭糧台麗口龍盞倫誼命材摩牙女嬌千裡鵝毛器賞屈乏擾亂入道沈谧世宦殊言别語泰呂威暴未易無憚午正相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