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稱“熱電偶”。利用溫差電現象制成的一種元件。利用兩種能産生顯著溫差電現象的金屬絲(如銅和康銅)a、b焊接而成。其一端置于待測溫度t處,另一端(冷端)置于恒定的已知溫度t0的物質(如冰水混和物)中。這樣,回路中将産生一定的溫差電動勢,可由電流計g直接讀出待測溫度值。
溫差電偶,又稱熱電偶,是一種基于熱電效應(塞貝克效應)将溫度差直接轉換為電壓信號的溫度測量元件。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相關專業文獻,其詳細釋義如下:
溫差電偶由兩種不同材質的導體(或半導體)一端相互連接構成。當連接點(測量端)與自由端(參考端)存在溫差時,回路中會産生電動勢(電壓),該電動勢與溫差呈正相關關系,實現溫度到電信號的轉換。
1821年德國物理學家塞貝克發現:兩種不同金屬構成閉合回路時,若結點溫度不同,回路會産生電流。其熱電動勢 ( E ) 與溫差 ( Delta T ) 的關系可近似表示為: $$ E = alpha Delta T + beta (Delta T) $$ 其中 (alpha) 和 (beta) 為材料特性系數。工業應用中通常通過分度表确定溫度與電動勢的對應關系。
適用于-200℃至+2300℃範圍,廣泛用于冶金、化工爐溫監測(來源:《工業自動化儀表手冊》)。
噴氣發動機燃燒室溫度監測依賴高精度熱電偶(來源:中國航空工業出版社《航空發動機測試技術》)。
材料相變點測定、地熱勘探等場景需保持非接觸測量特性(來源:《物理實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特性 | 說明 |
---|---|
響應速度 | 裸露型可達0.1秒級 |
精度等級 | 标準型±1.5℃,特殊級±0.5℃ |
耐久性 | 鉑铑系可在1600℃連續工作1000小時 |
權威參考文獻:
- 《熱電偶校準規範》JJG 351-2019(國家計量技術規範)
-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王化祥著,天津大學出版社
- 國家标準GB/T 16839.1-2018《熱電偶分度表》
溫差電偶(又稱熱電偶)是一種基于溫差電效應工作的感溫元件,主要用于溫度測量。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溫差電偶由兩種不同的導體材料(如銅和康銅)焊接組成。當兩端存在溫差時(一端置于待測溫度( t ),另一端保持恒定參考溫度( t_0 )),回路中會産生溫差電動勢,其大小和方向與材料性質及溫差相關。這一現象稱為塞貝克效應(溫差電效應)。
多個溫差電偶串聯形成溫差電堆,可增強輸出信號,適用于微弱熱輻射探測等場景。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材料組合示例,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實驗說明或行業标準文檔。
闇騃暗疏徧戒唱喝臣臣沖騰出風初官樗栎跐蹬膵髒大惑德量颠颠倒倒耵聍反複推敲飛刍挽粟感恩宮檻勾兌國妖和鹄合姓宏贊火筒鹄袍郊囿嘉響接嘴稽謀經久狙候舉謡言空涼老院公連謇茂年幎目謬得木幹鳥栖女國蒱且起案青茁窮身潑命祇重衣衫不重人鵲面弓狨鞍潤益掃除機樹蘭肆虣徒政王塗渭城猬集慰解文義無射律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