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蘭的意思、樹蘭的詳細解釋
樹蘭的解釋
植蘭。《淮南子·缪稱訓》:“男子樹蘭,美而不芳。” 唐 韓愈 《合江亭》詩:“樹蘭盈九畹,栽竹逾萬個。”參見“ 樹蕙 ”。
詞語分解
- 樹的解釋 樹 (樹) ù 木本植物的通稱:樹木。樹林。樹大根深(喻勢力大,根基牢固)。 種植,培育:樹藝(“藝”,種植)。樹荊棘得刺,樹桃李得蔭。 立,建立:樹立。樹敵。 量詞,相當于“株”、“棵”:一樹梅花。
- 蘭的解釋 蘭 (蘭) á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
網絡擴展解釋
“樹蘭”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層面解析,綜合權威來源信息如下:
一、字面含義
- 種植蘭花
根據《漢典》及古籍記載,“樹蘭”最初指“植蘭”這一具體行為,如《淮南子·缪稱訓》提到“男子樹蘭,美而不芳”,唐代韓愈詩中也有“樹蘭盈九畹”的描述。
二、象征與引申義
- 品德高尚的象征
作為成語,“樹蘭”比喻人如樹上的蘭花般美好,寓意品德高潔、行為端正。這一用法常見于對君子或德行優秀者的贊美,如提到“形容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
在姓名學中,“樹”象征建立與成長,“蘭”代表君子風範,組合後寄托專注、正直等美好期許。
三、植物學指代
- 具體植物品種
樹蘭(學名:Aglaia odorata)是楝科常綠灌木,原産中國南方,别稱“米仔蘭”或“中國香水樹”。其花小如米粒但香氣濃郁,可入藥或作觀賞植物,葉、根、花均具藥用價值。
四、文學與日常應用
- 文學意象:古代詩詞中常以“樹蘭”表達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如韓愈詩句。
- 現代使用:多用于姓名或成語,強調道德修養與人格魅力。
總結來看,“樹蘭”既有種植蘭花的本義,也有文化象征與植物學層面的多重含義,需結合語境具體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樹蘭
樹蘭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一種花卉植物,也常用來形容芳香的香氣。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樹蘭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有關的意義,如植物。樹蘭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樹蘭在現代漢語中的音讀為shù lán,它的意思源自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爾雅》中。原義是指一種花卉植物,花形美麗,芳香宜人。
繁體
樹蘭的繁體字是樹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書法作品中,樹蘭可能會采用不同的字體和寫法,施展出不同的藝術效果。
例句
1. 這個花園裡種滿了樹蘭,花香撲鼻,讓人心曠神怡。
2. 她身上散發出一股樹蘭般的清香。
組詞
樹蘭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成很多詞語,如:樹蘭花、樹蘭香、樹蘭園等。
近義詞
樹蘭的近義詞包括:木蘭、花卉等。
反義詞
樹蘭的反義詞不是一個固定的詞彙,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決定,比如可以與沒有花香、沒有美麗的詞語構成反義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