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名。本 秦 都 鹹陽 , 漢高祖 元年改名 新城 ,後廢。 武帝 元鼎 三年複置,改名 渭城 。 東漢 并入 長安縣 。治所在今 陝西 鹹陽 東北二十裡。 唐 王維 《觀獵》詩:“風勁角弓鳴,将軍獵 渭城 。” 元 王士熙 《送巨德新》詩:“ 渭城 秋水汎紅蓮,白雪 梁園 作賦年。”
(2).樂府曲名。亦名《陽關》。 唐 王維 《送人使安西》詩:“ 渭城 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 無故人。”
(3).後來譜入樂府,便以詩中“渭城”名曲。 唐 劉禹錫 《與歌者何戡》詩:“舊人唯有 何戡 在,更與殷勤唱《渭城》。” 清 袁于令 《西樓記·之任》:“一朝打散如浪萍,幾句 楚江 情,分明唱《渭城》。” ********* 《湖上雜詠》之一:“如今刼後河山改,來聽 何戡 唱《渭城》。”
“渭城”一詞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學和地理三個層面來理解:
地理位置
渭城位于今陝西省鹹陽市東北部,地處關中平原腹地,渭河北岸。其前身為秦都鹹陽,西漢時(前114年)更名為“渭城縣”,東漢并入長安縣。唐代仍沿用“渭城”之名,現為鹹陽市下轄的渭城區。
曆史地位
作為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的都城或京畿重地,渭城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秦鹹陽宮遺址位于今渭城區窯店街道,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政治中心。
詩歌典故
唐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輕塵”一句,使“渭城”成為送别詩的經典意象,象征離情别緒。
樂府曲名
該詩後被譜曲傳唱,稱為《渭城曲》或《陽關三疊》,成為唐代流行送别樂曲。
1987年設立渭城區,隸屬鹹陽市,與西安隔渭河相望,是西鹹新區核心區域。轄區内有周陵、漢陽陵等古迹,被稱為“天然曆史博物館”。
渭城既是秦漢時期的重要都城遺址(今鹹陽東北),也是唐詩中的經典送别意象,同時作為現代行政區承載着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
《渭城》是指中國古代詩人王之渙的一首名篇,借用了渭河和長安兩地的景色與環境,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渭城》的拆分部首是氵(水)和口,總共有10個筆畫。
《渭城》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首著名詩,因其藝術價值被廣泛傳誦。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渭城」。
在古代,「渭城」這個詞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改變,所以古代漢字與現代漢字的細微變化很常見。
他寫了一篇以《渭城》為題材的散文。
渭河、城市、城堡、城牆、城門
城市、都市、城邑
鄉村、農村、田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