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称“热电偶”。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的一种元件。利用两种能产生显著温差电现象的金属丝(如铜和康铜)a、b焊接而成。其一端置于待测温度t处,另一端(冷端)置于恒定的已知温度t0的物质(如冰水混和物)中。这样,回路中将产生一定的温差电动势,可由电流计g直接读出待测温度值。
温差电偶,又称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将温度差直接转换为电压信号的温度测量元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相关专业文献,其详细释义如下:
温差电偶由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或半导体)一端相互连接构成。当连接点(测量端)与自由端(参考端)存在温差时,回路中会产生电动势(电压),该电动势与温差呈正相关关系,实现温度到电信号的转换。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两种不同金属构成闭合回路时,若结点温度不同,回路会产生电流。其热电动势 ( E ) 与温差 ( Delta T ) 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 $$ E = alpha Delta T + beta (Delta T) $$ 其中 (alpha) 和 (beta) 为材料特性系数。工业应用中通常通过分度表确定温度与电动势的对应关系。
适用于-200℃至+2300℃范围,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炉温监测(来源:《工业自动化仪表手册》)。
喷气发动机燃烧室温度监测依赖高精度热电偶(来源:中国航空工业出版社《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
材料相变点测定、地热勘探等场景需保持非接触测量特性(来源:《物理实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特性 | 说明 |
---|---|
响应速度 | 裸露型可达0.1秒级 |
精度等级 | 标准型±1.5℃,特殊级±0.5℃ |
耐久性 | 铂铑系可在1600℃连续工作1000小时 |
权威参考文献:
- 《热电偶校准规范》JJG 351-2019(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 国家标准GB/T 16839.1-2018《热电偶分度表》
温差电偶(又称热电偶)是一种基于温差电效应工作的感温元件,主要用于温度测量。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温差电偶由两种不同的导体材料(如铜和康铜)焊接组成。当两端存在温差时(一端置于待测温度( t ),另一端保持恒定参考温度( t_0 )),回路中会产生温差电动势,其大小和方向与材料性质及温差相关。这一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温差电效应)。
多个温差电偶串联形成温差电堆,可增强输出信号,适用于微弱热辐射探测等场景。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材料组合示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实验说明或行业标准文档。
白棠白藤冰霾不俊彩物恻伤乘日赤葛驰翰大龟珰珠服制高着隔勒闺闼幻缘湖唇将相见老交九结辽鸟景升牛径遂九奥咎悔寄赃具劒君子之交快性拉折良货临水楼台丽想马兰密宗拏获喷香偏室丕烈噗喇蒲卢迁格穷波琼姿秋行夏令启移戎缮汝南晨鷄散解折箭时趣侍卫肆既四凶夙契天寒地冻天廕污泥小婶小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