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予的意思、企予的詳細解釋
企予的解釋
三國 魏 曹丕 《秋胡行》詩:“企予望之,步立躊蹰。”企,踮起腳。予,猶“而”,助詞。後以“企予”表示伫立。《文選·陸機<歎逝賦>》:“望 湯谷 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 李善 注:“《毛詩》曰:‘誰謂 宋 遠,跂予望之。’ 鄭玄 曰:‘跂足則可望見之。’企與跂同。” 明 陳子龍 《暮春晦前一日語溪道中》詩:“矧此瞻故鄉,企予不能渡。”
詞語分解
- 企的解釋 企 ǐ 踮着腳看,今用為盼望的意思:企盼。企足而待。企及(盼望達到,希望趕上)。企圖(圖謀)。 開啟。 姓。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 予的解釋 予 ú 同“餘”,我:予智自雄(自誇聰明,妄自誇大)。予取予求(原指從我這裡取,從我這裡求;後指任意索取)。 奪取 予 ǔ ㄩˇ 給與:予以。賜予。賦予。給予。生殺予奪(亦作“生殺與奪”)。 奪取
專業解析
"企予"是一個源自上古漢語的複合詞,具有特定的語法結構和含義,主要用于表達一種強烈的期盼或渴望之情。其詳細解析如下:
-
本義與詞素分析:
- 企:本義為"踮起腳跟"(《漢語大詞典》)。引申為"盼望"、"仰望"、"期待"之意,形象地描繪了人因急切盼望而引頸踮腳的狀态。《漢語大字典》明确将"企"解釋為"踮起腳後跟;盼望"。
- 予:第一人稱代詞,相當于"我"(《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在此結構中作賓語。
- 因此,"企予"的字面意思是"踮起腳跟(盼望)我"或"(使我)踮起腳跟(盼望)",其核心在于表達一種強烈的、殷切的期盼。
-
語法結構與含義:
- "企予"是一個使動用法的結構(王力《古代漢語》)。"企"是動詞,"予"是其賓語。其含義并非簡單地"我盼望",而是更強調"使我企盼" 或"令我翹首以待" 的意思,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表達期盼之深切、心情之迫切。
- 它傳達的是一種深切的渴望、迫切的期待或強烈的向往之情,常用于表達對某人、某事或某種狀态的極度盼望。
-
典籍出處與經典用例:
- "企予"最著名的出處是《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說黃河寬廣?一根蘆葦就能渡過。誰說宋國遙遠?踮起腳我就能望見。)
- 這裡的"跂予望之"("跂"通"企"),生動刻畫了主人公對故國(宋國)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回歸的心情,"企予"形象地表達了這種踮腳眺望、望眼欲穿的期盼。此例是理解"企予"情感内涵的關鍵。
-
現代理解與用法:
- 在現代漢語中,"企予"作為一個固定詞組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對古典文獻的引用、研究或仿古的文學創作中。
- 理解其含義時,應着重把握其使動意味和蘊含的強烈期盼情感。它不僅僅表示"我盼望",更強調這種盼望達到了令人心神不甯、翹首以盼的程度。
- 其核心語義可概括為:深切地盼望、殷切地期待、令人翹首以待。
權威參考來源:
- 詞義解釋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字典》(徐中舒主編)對"企"字的釋義。
- 語法結構分析參考:王力《古代漢語》教材中關于使動用法的論述。
- "予"作為代詞的解釋參考:《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 經典用例與分析來源:《詩經·衛風·河廣》(中華書局點校本《十三經注疏》),曆代《詩經》注疏及古漢語研究著作(如高亨《詩經今注》、程俊英《詩經譯注》)。
網絡擴展解釋
“企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
基本含義
該詞由“企”和“予”組成,其中“企”指踮起腳尖站立,“予”為助詞(類似“而”),合起來表示伫立、站立凝望的狀态。例如曹丕《秋胡行》中的“企予望之,步立躊蹰”,描繪了踮腳遠望、徘徊不前的場景。
-
文學引用
除曹丕外,後世文人如陸機、陳子龍等也沿用此詞。如陸機《歎逝賦》中“望湯谷以企予”,借“企予”表達伫立遠望的意象,帶有時間流逝的感慨。
-
結構解析
從構詞看,“企”為上下結構,“予”為獨體字,讀音為qǐ yú(注音:ㄑㄧˇ ㄩˊ)。需注意部分資料(如)将其誤讀為“qǐ yǔ”并解釋為“期望”,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成語混淆。
-
現代使用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出現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伫立、凝望的意象。
建議以曹丕、陸機等古籍用例為準,理解為“踮腳伫立”或“凝望”,而非單純表達期望。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選》李善注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染白消别氣草田策數長蔬詞約指明打底稿調簧雕亡嘀嗒地中海氣候鋒石凫靥裘貫械顧而言他瞶眩寒疾黃甘皇太後黃頭奴浣花箋花勝矯柔造作繼繼承承警引奇偶雞鹜絶緣狼居漏渫毛牦茅绹馬檛内旨泥金帖子披沙揀金七寶粥切切私語戚裡青蜺秋蜩軀榦取鑒岨崄柔良阮瑀上日單姓省戶筮地十二金人屍橫遍野隨方訴訟榻然鐵掀提綱挈領烏帽紅裙小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