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企予的意思、企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企予的解釋

三國 魏 曹丕 《秋胡行》詩:“企予望之,步立躊蹰。”企,踮起腳。予,猶“而”,助詞。後以“企予”表示伫立。《文選·陸機<歎逝賦>》:“望 湯谷 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 李善 注:“《毛詩》曰:‘誰謂 宋 遠,跂予望之。’ 鄭玄 曰:‘跂足則可望見之。’企與跂同。” 明 陳子龍 《暮春晦前一日語溪道中》詩:“矧此瞻故鄉,企予不能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企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基本含義
    該詞由“企”和“予”組成,其中“企”指踮起腳尖站立,“予”為助詞(類似“而”),合起來表示伫立、站立凝望的狀态。例如曹丕《秋胡行》中的“企予望之,步立躊蹰”,描繪了踮腳遠望、徘徊不前的場景。

  2. 文學引用
    除曹丕外,後世文人如陸機、陳子龍等也沿用此詞。如陸機《歎逝賦》中“望湯谷以企予”,借“企予”表達伫立遠望的意象,帶有時間流逝的感慨。

  3. 結構解析
    從構詞看,“企”為上下結構,“予”為獨體字,讀音為qǐ yú(注音:ㄑㄧˇ ㄩˊ)。需注意部分資料(如)将其誤讀為“qǐ yǔ”并解釋為“期望”,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成語混淆。

  4. 現代使用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出現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伫立、凝望的意象。

建議以曹丕、陸機等古籍用例為準,理解為“踮腳伫立”或“凝望”,而非單純表達期望。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選》李善注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企予》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企予》是一個古漢語詞語,表示為願望、心願、希望。它常常用來形容人的内心追求和期望。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企予》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人」和「力」。它共有9畫。

來源

《企予》一詞源于《詩經·國風·邶風·擊鼓》中的一句詩。“雖無位宦,言不可聽,雖無兄弟,願予為兄。”(注:這裡的“予”即為“企予”)。後來,它逐漸演變成現代漢語中的一個詞彙。

繁體

《企予》的繁體字為「企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經曆了多次變化。古時候,「企予」一詞的寫法可能與現在不完全相同。根據《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古代「企予」的寫法為「企欲」。

例句

1. 他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企予。

2. 她内心裡有着一個巨大的企予,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藝術家。

3. 年輕人應該懷着積極的企予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不要輕易放棄。

組詞

1. 企業 2. 企圖 3. 企盼 4. 企求

近義詞

希望、心願、願望、盼望

反義詞

失望、絕望、放棄、心灰意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