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一宣言的意思、八一宣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一宣言的解釋

即“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56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八一宣言(又稱《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是中國共産黨于1935年8月1日發表的重要政治宣言,标志着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正式确立。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解析其核心内涵:


一、基本定義

指中國共産黨在民族危亡關頭,為號召全國各黨派、軍隊、民衆團結抗日而發布的綱領性文件。其名稱源于發布日期(8月1日),是中共調整革命策略的關鍵文獻。


二、曆史背景與核心内容

  1. 背景

    1935年華北事變後,日本侵華加劇,國民黨當局堅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團根據共産國際七大精神,在莫斯科起草該宣言,呼籲停止内戰、一緻抗日。

  2. 核心主張

    • 建立統一戰線:提出“停止内戰,一緻抗日”,號召各階級、黨派、軍隊組成“全中國統一的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
    • 十大救國綱領:包括收複失地、廢除苛捐雜稅、改善民生等具體措施,凝聚全民抗日共識。

三、曆史意義與影響

  1. 策略轉折點

    宣言放棄“反蔣”口號,轉向聯合一切抗日力量,為後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及國共二次合作奠定思想基礎。

  2. 推動全民抗戰

    其主張滲透至社會各界,激發民衆抗日熱情,促成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3. 中共政治成熟的标志

    彰顯中共從階級革命向民族解放的戰略轉型,成為毛澤東思想中統一戰線理論的重要實踐。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中國共産黨曆史·第一卷》.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1.
  2. 金沖及.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
  3. 人民網黨史頻道. 《八一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序幕.

(注:以上鍊接為示例,實際引用請以權威出版文獻及官方黨史網站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八一宣言》是中國共産黨于1935年8月1日發布的《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的簡稱,是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重要文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曆史背景

  1. 民族危機加深: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侵占東北,1935年進一步向華北擴張,中華民族面臨存亡危機。
  2. 中共政策調整:長征途中,中共根據共産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精神,調整策略,從“關門主義”轉向團結抗日力量。

二、核心内容

  1. 停止内戰:呼籲全國各黨派、軍隊停止内戰,集中一切力量抗日救國。
  2. 組建聯合力量:主張成立“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整合各界力量共同抗日。
  3. 團結號召:強調不分階級、黨派、民族,團結一切可能的力量,包括國民黨内愛國人士。

三、意義與影響

  1. 策略轉折點:标志着中共從階級對抗轉向民族統一戰線的重大政策調整,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奠定基礎。
  2. 社會反響:宣言在國内外引發強烈共鳴,推動了“一二·九運動”等抗日救亡高潮。
  3. 曆史地位:與後續的瓦窯堡會議決議共同構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的核心,是中共抗日戰略的關鍵文件。

四、補充信息

宣言由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團起草,王明等人參與,最初于1935年10月1日在巴黎《救國報》公開發表。其内容直接影響了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全面抗戰的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暗房靶場八落豹幨變釁草地朝更夕改重演沖盈沖賬辭憚粹質跌腳絆手鬥錫輔世長民佛郁高穹貢牋牿服桂罇顧悸鼓室壑舟阍閹箭道校注街肆咭咭嘎嘎精整酒糾跨世雷煥留劍罍洗涼適離塵衣鹂鹠淩波仙子耄衰夢想缪巧末衖木杵木僵木塊嫩鵝黃千缸一色前家後繼青圭仍歲善根扇揚食不累味事幹十日并出豕突試演銜杯庠黉西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