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閴靜”。寂靜;甯靜。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路當可》:“吾以鬼見困,從其家求閴靜處,将具奏于天。” 明 張景 《飛丸記·賞春話别》:“相慶幸,世界風煙閴靜。看過隙居諸,幾多情境。”
阒靜(qù jìng)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環境極度寂靜、空曠無聲的狀态,帶有文學化的意境色彩。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寂靜無聲
指空間或環境中完全沒有聲響,強調“絕對安靜”的狀态。例如:“深夜的山谷一片阒靜,唯有溪水潺潺。”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82頁。
空曠幽深
隱含空間廣闊而人迹罕至的意味,常見于描寫自然或荒廢場所。如:“阒靜的古城廢墟中,隻餘斷壁殘垣。”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阒”字條。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及文學作品,常見于描寫:
王維《鳥鳴澗》雖未直用“阒靜”,但“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之句,恰是“阒靜”意境的典型呈現。
來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8頁。
“阒”為形聲字,楷書定型于南北朝,繁體作“闃”,簡化後保留“門”部意象。
字形參考:《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45頁。
參考資料
“阒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ù jìng,主要用于形容極度安靜、沒有聲響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環境或場所完全沒有聲音,強調一種深沉的寂靜,甚至細微的聲響也不存在。例如:“深夜的山林一片阒靜”。
詞源與結構
使用場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鞍子局白縛白面兒郎彼竭我盈抪扈不終朝襯飯陳臧創始翠虬到頭德容言功疊日踧蹐二輪車鄂州市飛溜風緻分揀虙戲高文大冊構欄海溝紅谕狐梁矜窮赍捧克捷龍雒侯鑪薰滿州裡梅花海鹘納奇錄異蹑屣平貸奇薄清風朗月仁慈肉丸子捼莏三日三選閃避山積韶敏社會保險射頻污染數器綀衣土爾扈特頑質僞服惟力是視葦索文武雙全倭子無貳慮無風揚波污穢橡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