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拓落。謂胸懷曠達磊落。 宋 葉適 《緻政葉公圹志》:“公性拓犖,志願大,困於無地,不自振立。”
“拓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發音存在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
開拓進取的含義(現代用法)
發音為tuò lào,指“開辟新天地、創造新事業”,形容人或團隊具有開拓精神。例如在當代語境中,可用來描述積極創新的企業或創業者。
胸懷曠達的含義(古籍出處)
發音為tuò luò,源自宋代葉適《緻政葉公圹志》:“公性拓犖,志願大,困於無地,不自振立。”此處“拓荦”意為胸懷磊落、志向遠大,但受限于環境未能施展。
注意差異:兩種解釋的發音和側重點不同,可能因曆史演變或文獻傳抄差異導緻。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選擇釋義。若用于現代場景,第一種解釋更常見;若涉及古文,則需參考第二種含義。
拓荦是一個漢字詞語,是指開拓、開辟,引申為開拓事業或開創局面。
拓荦的拆分部首為手(扌)和艹,共有14個筆畫。
拓荦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是古代楚國的一種樂舞。後來引申為開辟、開拓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拓荦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多種變體,拓荦在古代有以下幾種寫法:
拓:土 + 刀 + 口 + 兒
荦:艹 + 戰 + ⺊ + 乜
1. 他們勇往直前,拓荦出一片新天地。
2. 開拓者們拓荦了前人未曾到達過的地區。
拓荦可以和其他詞語組成以下詞語:
拓荦前進、拓荦創新、開拓拓荦、開拓拓荦局面
開拓、開辟、開創
守舊、墨守成規、閉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