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具名。木制的杷子,有齒。《水浒傳》第三二回:“背後十數個人跟着,都拿木杷、白棍。”
"木杷"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農具定義(主流解釋)
二、引申含義(特殊語境) 部分文獻如提到該詞可引申為形容"行動不便之人",但這種用法較為罕見,且未在其他權威典籍中發現佐證,可能屬于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比喻用法。
建議:在常規語境下優先采用農具定義,若涉及文學作品的特殊隱喻,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分析。可通過《農具圖譜》《水浒傳》等古籍進一步考證實物形态與使用方式。
《木杷》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一種用木頭制成的器具。
《木杷》的部首是木字旁,筆畫數為5畫。
《木杷》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器》一書中,用來描述一種用木頭制成的器具。
在繁體字中,“木杷”保持不變,仍然表示同樣的意思。
古代的漢字寫法常常有些變化,但《木杷》一詞的基本形狀和現代形式相差不大,依然是由木字旁和杷字組成。
1. 她用木杷攪拌着鍋中的食材。
2. 農民用木杷搗碎了一捧稻谷。
木杷的相關詞彙有:木鏟、木棍、木槌、木椎等。
與木杷意思相近的詞彙有:木棒、木棍、木槌。
木杷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