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戰陣名。中央空而左右兩翼長、采包圍形勢之陣勢。 南朝 陳 沉炯 《賦得邊馬有歸心詩》:“已卻魚麗陣,将摧鶴翼圍。” 唐太宗 《帝範序》:“躬擐甲胄,親當矢石,夕對魚鱗之陣,朝臨鶴翼之圍。”
“鶴翼圍”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古代戰争中采用的一種陣型,特點是中央空虛、左右兩翼延伸展開,形成包圍态勢。這種陣型利用側翼包抄戰術,適合夾擊敵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戰例或軍事理論背景,可參考《帝範》《陳書》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軍事史研究資料。
《鶴翼圍》是一個成語,意為像鶴的翅膀一樣暢通無阻地環繞着。它描述了一種交通流線或隊伍整齊有序、緊密呈翼字形流轉的樣子。
《鶴翼圍》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鳥(152筆畫)表示與鳥有關,第二個部首囗(7筆畫)表示圍繞,共計159筆畫。
《鶴翼圍》最早見于《莊子·齊物論》中:“故形不慚於影,影不慚於形;是小大之辯也。形猶率意,意猶率氣。故形、影、意、氣,四者不能相棄也,於人猶形、影、意、氣不可虧也。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其至物無非彼也,無非是也,彼是莫得而虧,此是莫得而加。”在這段文中引用了《鶴翼圍》一詞描述形、影、意、氣的相互關系。
繁體字:鶴翼圍
在古代,鶴的字形是“隹+卩”。翼的字形是“翳+二”。圍的字形是“町+囗”。所以古時的《鶴翼圍》的漢字寫法為“隹+卩+翳+二+町+囗”。
1. 隊伍整齊有序地鶴翼圍着主席台遊行,場面十分壯觀。
2. 交通警察指揮車輛鶴翼圍繞,确保道路通暢。
1. 鳥翼:鳥的翅膀。
2. 圍繞:環繞、圍住。
3. 翼展:鶴翅展開的寬度。
1. 缭繞:環繞、旋繞。
2. 延展:延伸、擴展。
1. 阻隔:阻擋、隔開。
2. 破碎:破裂、散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