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錢的意思、京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錢的解釋

(1).京都所鑄的錢。《新唐書·食貨志四》:“ 淮南 節度使 李紳 請天下以州名鑄錢,京師為京錢,大小徑寸。”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 明 代由朝廷所鑄的錢,俗稱黃錢,也稱京錢。”

(2).舊時 北京 通行的錢。 清 沉濤 《瑟榭叢談》:“今京師用錢,以五百為一千,名曰‘京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京城裡小茶館泡茶,隻要兩個京錢,合着外省的四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京錢是清代北京地區流通的一種特殊貨币計量單位,并非實際鑄造的硬币,而是一種虛拟的計價标準。其核心含義與用法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計量單位

    京錢本質為記賬單位,1京錢相當于10文制錢(銅錢)。例如清代文獻中“一吊京錢”指1000文制錢,而标準“一吊”為1000文,因此京錢體系下“一吊”實為100文制錢。這種差異源于北京地區特有的貨币換算習慣。

  2. 區域特性

    作為地域性貨币術語,京錢主要通行于清代北京及周邊地區,用于市場交易、契約文書等場景,反映了清代貨币制度的區域性特點。

二、曆史背景與應用

清代因銅錢鑄造分散、成色不一,民間自發形成區域化計量體系。京錢通過“虛錢”記賬(如1京錢=10文)簡化交易,但實際支付仍以制錢數量為準。這一制度在《清史稿·食貨志》及清代北京地方志中均有記載,成為研究清代北方經濟的重要标本。


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京錢”是一個曆史貨币術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京都所鑄的錢
    指古代在首都鑄造的官方貨币。例如,唐代《新唐書》記載,淮南節度使李紳曾建議各州以州名鑄錢,而京師鑄造的稱為“京錢”。明代由朝廷鑄造的錢币也被俗稱為“京錢”或“黃錢”。

  2. 舊時北京通行的錢
    特指清代北京地區流通的貨币單位。當時北京存在一種特殊的貨币計算方式,即以五百文錢折算為一千文,稱為“京錢”。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提到,北京茶館泡茶僅需兩個京錢,相當于外省四文錢。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新唐書·食貨志》《瑟榭叢談》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柏枝緑本幹編次變動不居變人蒼狗白衣楚人弓釣璜疊印反風放歌縱酒敷張改悔龜版貴人還殿鴻古訇磤嘩呶昏弱講堂狡蟲紀綱仆薊門徑途記元絶群拔類沮懈刻書叩辭款邊梁鄒裡腳手妙材褭娜昵昵媻娑品柱披繹清樽犬馬之疾喪盡天良三關語山國神禹碑十二脈碩望宿德私合祀物四職宋武台俗機縮瑟統總退一步土鴨委過嘯呼稀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