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miliate the nation and forfeit its sovereignty;surrender a country's sovereign rights under humiliating terms] 主權喪失,國家受到侮辱
清政府和列強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
喪失主權,使國家蒙受恥辱。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一節:“ 耆英 、 伊裡布 在 英國 侵略者脅迫下,一字不易地接受了 璞鼎查 提出的條款,籤訂了 中國 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江甯條約》。” 歐陽山 《柳暗花明》八6*九:“懲辦喪權辱國的官僚!”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喪權辱國漢語 快速查詢。
“喪權辱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àng quán rǔ guó,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析:
指國家喪失主權或權益,使民族尊嚴受到侮辱,常用來形容外交、政治或軍事上遭受外國侵略或壓迫的屈辱狀态。
該成語出自郭沫若《中國史稿》,用于描述清政府籤訂《江甯條約》(即《南京條約》)的曆史事件,稱其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屬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或定語。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如《南京條約》内容)或當代引申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具體分析。
《喪權辱國》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失去國家的權力和尊嚴,形容國家遭受外敵侵略或國内受辱的狀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喪(部首一丨,總筆畫四)權(部首木,總筆畫十)辱(部首辰,總筆畫辰)國(部首王,總筆畫二)。
來源:《喪權辱國》來源于明代戚繼光所著的《戚繼光全集》,描述了大明崇祯年間,明軍依靠少數優秀将領如戚繼光抵抗倭寇的場景。
繁體:喪權辱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喪權辱國。
例句:近年來,某國經濟衰退,外交地位也逐漸下滑,真是喪權辱國的一幕。
組詞:喪權辱國、喪權辱民、喪心病狂。
近義詞:恥辱、******、羞恥。
反義詞:榮耀、尊嚴、光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