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席藉的意思、席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席藉的解釋

憑借;倚仗。《舊五代史·僭僞傳三·王建》:“ 茂貞 雖常才,然名望宿素,與 朱公 力争不足,守境有餘。 韓生 所謂入為扞蔽、出為席藉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席藉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和用法兩方面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席”指用草、竹等編織的坐卧用具,“藉”則有鋪墊、襯墊之意,二字組合後構成“席藉”,表示“以席為鋪墊”或“用席子覆蓋”的動作。例如《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喪禮,席藉以稿。”此處指用草席鋪陳的喪葬禮儀用具。

該詞在古文獻中常出現在禮儀或生活場景的描述中,如《周禮·春官》提到“祭祀則供黼純、席藉”,強調其作為祭祀用品的屬性。現代漢語中,“席藉”已不常用,但在方言或特定文化語境中仍保留着“用席子遮蓋物品”的用法,如部分地區的民俗活動中會用竹席覆蓋祭品以示莊重。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年)

網絡擴展解釋

“席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席藉(拼音:xí jiè)意為“憑借;倚仗”,常用于描述依靠某種力量或條件達成目的。例如《舊五代史·僭僞傳三·王建》中提到的“出為席藉”,即指對外依靠某種勢力作為支撐。

二、詞義解析

  1. “席”:本義為草編的坐卧用具(如“草席”),引申為座位、職位或依托(如“主席”“席地而坐”)。
  2. “藉”:通“借”,表示依靠、借助。組合後,“席藉”強調通過外部條件或資源實現目标。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例如:

“韓生所謂入為扞蔽、出為席藉是也。”
(意為:對内作為屏障,對外則倚仗他方勢力。)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舊五代史》原文或古漢語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保就巴山夜雨暢叫朝苑稱喻舂抭穿鑿傅會達知釣築堤障敦煌五龍二混子反調帆勢根除宮袖公職人員觀法龜馬海子浩态河伯健兒何但涸落橫落合座宏域江徼椒壸矯摩疾風暴雨近利娟好郡門羸瘦論講祿蔭馬快昧禮莓莓邈玄譜敍親本奇特氣業全天山畲審稿人蛇涎石螺市買丞私心妄念損壽貪觊天空實驗室托分托植瓦縫瓦合望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