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儋耳的意思、儋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儋耳的解釋

(1).一種古代西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雕镂其頰,皮連耳廓,分為數支,下垂至肩,作為妝飾。《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帥自謂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則至肩而已。” 唐 張說 《宋公遺愛碑頌》:“雖有文身鑿齒,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館水,種落異俗而化齊,言語不通而心喻矣。”參閱《後漢書·明帝紀》 李賢 注。

(2).古代北方國名。《山海經·大荒北經》:“有 儋耳 之國, 任 姓, 禺號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國名。又名 離耳 。 漢 元鼎 六年内屬,稱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島 儋縣 。《史記·貨殖列傳》:“ 九疑 蒼梧 以南至 儋耳 者,與 江 南大同俗,而 楊 越 多焉。”《文選·左思<吳都賦>》:“ 儋耳 黑齒 之酋, 金鄰 象郡 之渠。” 劉逵 注:“ 儋耳 人鏤其耳匡。” 唐 沉佺期 《初達驩州》詩:“水行 儋耳 國,陸行 雕題 藪。” 宋 蘇轼 《桄榔庵銘》:“ 東坡居士 ,謫于 儋耳 。” 清 管掄 《蠻中作》詩:“從來聖世要荒外, 儋耳 龍場 自有人。”《說文·耳部》“聸,垂耳也。從耳詹聲。南方有 聸耳國 ” 清 段玉裁 注:“古祇作‘耽’,一變為 聸耳 ,再變則為 儋耳 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儋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少數民族風俗

指古代西南方少數民族的裝飾習俗,通過雕镂面頰,将耳廓皮膚拉長并分叉下垂至肩部。這一風俗在《後漢書·西南夷傳》中有明确記載,如哀牢人“穿鼻儋耳”,貴族耳垂甚至下垂三寸。


二、古代國名

  1. 北方國名
    見于《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為“儋耳之國”,屬于任姓族群,以谷物為食。
  2. 南方國名(後稱儋耳郡)
    位于今海南儋縣一帶,漢代元鼎六年(前111年)歸附中央,設為儋耳郡,又名“離耳”。

三、蘇轼詩作意象

蘇轼被貶海南時創作《儋耳》一詩,詩中“儋耳”指代海南儋州。詩句“霹靂收威暮雨開”暗喻朝政更疊,“赦書終見釋遺臣”則抒發了對赦免還朝的期盼,展現了他身處逆境時的豁達心境。


“儋耳”既可指古代獨特的耳部裝飾習俗,也可作為南北古國及郡縣名稱,同時因蘇轼的詩作而具有文學意象。不同語境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儋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插耳朵,聽。該字由部首耳和複旁旦組成,共有7個筆畫。儋耳這個詞來源于《漢書·文獻志》中的一則記載,意指皇帝插耳朵,傾聽百姓的聲音,以了解國家的實際情況。在繁體字中,儋耳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儋耳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的舊字形是“耑”,由左右兩個耳旁組成,中間是一點。這個字形在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找到。後來,古人為了減少筆畫,将“耑”演變為現在的寫法“耳”。 以下是一個關于儋耳的句子例子:“請你儋耳靜聽,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這句話意思是請你認真傾聽,我要給你講一個故事。 儋耳可以和其他漢字組成詞語,例如:儋耳之才(形容人的才能高超,善于傾聽),儋耳恭聽(形容謙卑地傾聽别人的意見),反儋耳(形容心不誠實,聽到不好的消息卻裝作沒聽到),儋耳嗅腳(形容聰明人可以通過聽覺和嗅覺來判斷事物的好壞)。 與儋耳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傾耳細聽、留心聆聽、仔細傾聽。這些詞語都表示認真地聽,用于表達對他人說話的重視和關注。 反義詞可以是不耳不聽、視而不見等詞語,它們表示對他人的說話漠視和不關心。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