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策驽砺鈍的意思、策驽砺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策驽砺鈍的解釋

驅策劣馬,磨砺鈍刀。謂勉為其難,努力從事。驽,低能的馬;鈍,不鋒利的刀。 宋 嶽飛 《禦書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親灑宸翰,鋪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賜臣,臣敢不策駑礪鈍,仰副聖意萬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策驽砺鈍”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驅策劣馬、磨砺鈍刀,比喻勉為其難地努力從事某項困難之事。其中“驽”指低能的馬,“鈍”指不鋒利的刀,均代指能力不足或條件欠缺的狀态。


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出自宋代嶽飛《禦書屯田三事跋》:“臣敢不策驽砺鈍,仰副聖意萬一。”。此處嶽飛以謙遜态度表達自己将克服能力不足,竭力完成使命的決心。


用法與特點

  1.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屬書面語,適用于正式或文學性語境。
  2. 情感色彩:含自我勉勵或謙遜之意,強調在條件有限時仍堅持努力。
  3. 近義詞:策頑磨鈍(強調克服愚鈍);反義詞:挂冠而去(指放棄職責)。

示例延伸

可結合現代場景靈活使用,例如:

“團隊資源有限,我們唯有策驽砺鈍,方能突破困境。”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或具體文獻引用,可參考《禦書屯田三事跋》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策驽砺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糾正一個人遲鈍的思想或行為,使其變得機智敏捷。下面是對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簡要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策:立刀頭的戈旁部首,一共有十筆; - 驽:馬字旁,一共有七筆; - 砺:石字旁,一共有九筆; - 鈍:金字旁的钅部首,一共有七筆。 來源: 成語“策驽砺鈍”最早出現在東晉時期阮籍的《與陳子昆書》,原意是指敦促驽馬奔馳和磨煉鈍器,後來擴展為糾正人的思想或行為。 繁體: 成語“策驽砺鈍”的繁體寫法為《策駑礪鈍》。 古時候漢字寫法: 考古發現,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運籌、驽錘、砥銳、鈍鈍等多種形式。 例句: 他通過不斷學習和思考,成功策驽砺鈍,變得越來越聰明敏捷。 組詞: 策馬奔騰、砺石為鋒、起錐破壁、鈍化鈍化。 近義詞: 鞭策困怠、推心緻力、激濁揚清、明哲保身、洞鑒事理。 反義詞: 長驅深入、沉着冷靜、甕中捉鼈、枯燥乏味、笨拙無能。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需要,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